返回首页 >> 志愿者新闻
一丝不苟为全运会完美护航
十一运会青岛赛区 2009-04-05 09:01:26 青岛日报
  

    精彩全运的幕后英雄

    昨天是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的第二天,在观看精彩比赛的同时,不得不提一下为了赛事而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12个团队的辛苦工作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浇冰团队:还将浇63吨水

    每到比赛间隙,每到比赛结束的夜晚,都有这样几位工作人员驾驶着制冰车在冰场上一圈一圈地转着,他们组成了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最必不可少的一个团队——浇冰团队。

    团队成员之一崔宁刚驾驶着制冰车从场地上浇冰结束,一见记者,他憨厚地笑了。他说,不是会开车就能开制冰车,这也是个技术活,全凭的是经验。他们这批成员从2月份起就开始接受如何使用制冰车的培训,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他们现在已经成为老手了。浇冰是一个非常枯燥、但是责任重大的工作,他们制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明晚我们还将浇63吨水,为几天后的花样滑冰做准备。”团队成员刘从明昨天告诉记者。

    技术保障团队:全天候坚守幕后岗位

    不知从他们手中传递过多少部对讲机,不知有多少网络线路在他们处理后畅通无阻,技术保障团队用电波托起全运的赛场。技术保障团队要迅速响应并有效化解赛场内外可能出现的信息系统风险,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团队成员每天奔波于各个部门,处理各项设备故障和网络问题。每个接受过他们服务的部门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每当出现问题时,只要一个电话,无论何时何处,立刻都能享受到他们的服务,问题迎刃而解。”当人们在观众席上欣赏精彩比赛的时候,他们无怨无悔地身居幕后,在岗位上坚守待命。

    新闻宣传团队:成绩5分钟到记者手里

    新闻宣传团队的工作责任重大,却又比较琐碎。比赛开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有200人左右,为这些媒体记者服好务,就是新闻宣传团队的使命。大到负责各媒体的接待管理及运行工作,小到及时解决媒体遇到的困难、发储物柜钥匙、在记者离开后摆好桌椅等,他们都处理得严丝合缝。除此之外,新闻宣传团队还担任成绩公报的任务。担任成绩公报发送员的志愿者会在比赛结束后5分钟内,将包括比赛成绩在内的各种信息资料传送到记者手中。因此,赛前三小时和赛后三小时,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抵离服务团队:永远都是神采奕奕

    从3月30日陆续上岗以来,由10名成员组成的抵离服务团队就进入了“战时”状态。他们已经连续四天住在工作地点,每天加班到凌晨三点,制定接待工作手册,协调各方进驻场馆的时间,以求保障接待工作万无一失。第二天一早,又可以看到他们神采奕奕的笑脸。就算是连续两三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但是只要一听到有接待任务,大家立马精神百倍,整装待发,用激情和汗水以及热情的微笑打造城市的闪亮名片。

    本报记者  隋  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