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观看指南
短道速滑项目简介
十一运会青岛赛区 2009-03-19 11:11:49
  

    全运会短道速滑比赛设男女500米、男女全能和男女接力共6个项目

    起源和发展

    简称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室内速度滑冰比赛。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后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届国际滑冰联盟代表大会上,向与会代表散发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76年首次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尚佩思举行国际短道速滑赛。1981年起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规则和知识

    比赛场地面积为30×60米,跑道每圈长111.12米,采用分组预、次、复、决赛的淘汰制,抽签决定道次。比赛出发时,多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滑行过程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所有运动员必须佩戴下列装备:

    1)短道速滑安全头盔应符合现行的ASTM标准。头盔必须有一个规则的形状不能有突起。

    2)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连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

    3)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护腿。

    4)符合97.1402号MU型安全比赛服

    5)长袖长裤连身服。

    6)软垫或软垫的硬壳护膝。

    7)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园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

    8)所有运动员必须佩戴中国滑冰协会批准使用的护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青岛赛区组委会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