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解释口腔溃疡病理病机

时间:2012-01-06来源:青岛健康医疗频道

   复发性口腔溃疡因其反复发作而得名,病程可长达数十年或终身相伴,属迁延不愈的顽固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稍多于男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疡”、“口糜”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其发病与脏腑功能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脏腑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常能明显减少复发。

  病因病机

  《内经》首次记载“口疮”;《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曰:“岁金不及,炎火上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首次指出火、热是其发病的基本因素;对此发病机理,历代医家有进一步认识。《诸病源候论·口舌候》:“足太阴脾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脾气冲于口舌,故口舌生疮也。”《太平圣惠方》: “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肿也。”《圣济总录》记载:“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指出了口疮与心脾积热有关系。《丹溪心法》中云:“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认为其发病与脾胃虚弱有关;《医学摘萃·七窍病类·口病》:“土者,水火之中气;水泛于土则湿生,火郁于土则热作,湿热熏蒸则口气腐秽而臭恶”,指出其发病与脾胃湿热内蕴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该病发病多由情志过极,五志化火,心火上炎所致;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心脾积热导致火热熏蒸而致;或由肝气不疏,木郁克脾土,肝郁脾虚所致;或由饮食不当,肺胃蕴热,上熏于口;或由暴饮暴食,伤及脾胃,健运失司,湿热内蕴,熏蒸于口;或由湿热伤阴,虚火上浮所致;或由劳倦过度,病程日久,耗气伤阴。此病反复迁延,阴病及阳,易致脾肾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