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们老青岛嘴上不变的“老市府“,她是青岛百年风雨沧桑的见证者。
她就是位于观海山南麓的沂水路11号的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这座经历了百年风雨飘摇和城市变迁的历史建筑,可以说是我们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建的总督路大楼
德国总督府由德国建筑师弗里德里希·马尔克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设计,始建于1903年,由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负责建造,1906年建成。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耗资85万马克。该建筑立面采用颇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韵的横三纵五对称处理,有两层券廊,方形爱奥尼壁柱,古典主义色彩浓郁。
墙面采用剁斧花岗岩深凹缝式设计,凸显建筑物的沉稳凝重,并增加尺度感。
这座四角和中间略为突出、中轴线极为庞大的建筑构成了呈“凹”字形状,东西长80米,南北长约40米,配以折线式屋顶,坡度较大,覆以筒式红瓦,弧状屋面窗,顶侧装有铁栏杆,既用于装饰,又作避雷针。主体建筑物高20米,共分四层,底层为半地下形式。南立面入口处依地势设计成二层花岗岩台阶,登39级宽大的石阶,通过一拱券形大门,直达二层门厅,强化了建筑的威严和中心地位。二、三层间则采取凹廊式,顶部为拱券,与其他部分形成虚实相对比,拱券两侧采取直角形式卷纹的“爱奥尼式”柱头,细部处理严谨但生硬,充分显示出德国建筑的严肃性格。
总督府一层和四层均为窗户较小的辅助性房间,主要办公室都设在二、三层朝阳的南面,走廊则放在背阴的北面。办公室宽敞明亮,门窗很大,办公室外还有类似阳台的长廊。建筑物内主要的大厅为二层的门厅和三层的会议厅。室内一般没有装饰,只装有深褐色的护壁和厚重的门窗,二层的门厅和三层的会议厅高约6米。
1931年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当年德国人对总督府的位置进行的精心选择,它背山面海,与观海山顶及海边的叶世克纪念碑恰好构成一条城区对称的轴线。
大楼建成后,这座壮丽的建筑成为德国在青岛的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它端坐在观海山南麓,座北朝南,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在建筑方位多不规则的青岛市区内,是少见的一座近似正南正北的建筑物,优越的地理条件更是强化了权力机构的肃穆和庄严。建筑外形庄重典雅,处理手法严谨精细。楼前广场空间开阔,以青岛路为轴线,向左右辐射出6条马路,周围道路的对称之势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中心位置,同时这些道路两侧原来多建有德国高级官员住宅、执法机关、洋行、旅馆、饭店等,此外,美、法、英、日等国驻青领事馆也设于此区域,从而使这一地带形成了当时以总督府为中心的行政办公中心。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在青岛的统治地位,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在此楼办公。
1922年底,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这里改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股澳商埠局的办公处。
1929年4月后,本楼相继成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同年又成为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
1938年1月,青岛再度沦陷,此楼成为日伪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
1945年青岛光复,由南京国民政府接收,该楼成为国民党青岛市政府所在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昔日的胶澳总督府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马保三就任新青岛第一任市长。
此后,总督府一直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
自1994年9月份开始,青岛市委、市政府相继迁入市政府办公楼,这里成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合用的办公楼。
虽然现在它已经不是市政府所在地了,但青岛人还依然亲切的称它为“老市政府”。
我们所熟悉的经典影视作品如《济南战役》、《埋伏》等都曾在此地拍摄外景。
1961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前留影
1991年,庆祝建国四十二周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前。
1994年,随着在这里办公四十多年的青岛市人民政府搬迁完毕,这里成为了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所在地,门口挂上了两块新牌子。
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是体现欧陆建筑艺术精神的珍贵遗产,它见证了青岛百年发展变迁的历史,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