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7日讯 (记者 张萍)8月31日,在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待产孕妇马某跳楼身亡,一尸两命。当地公安机关认定坠楼产妇系自杀。该医疗事件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对于归责问题医院和家属各执一词,也是网友热议的核心。尽管真相扑朔迷离,但是许多反思的声音值得关注。9月7日,记者特别采访了青岛妇婴医院技术院长、主任医师王静怡,了解他们在技术层面对榆林产妇坠楼事件的反思。
准爸爸体验“生娃”生一半就放弃:一紧一紧地揪着疼
据了解,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那么,分娩到底有多疼呢?真的会痛到产妇都不想活了么?
据王静怡介绍,医学上将疼痛划分为十级。如果用数字1-10代表疼痛程度,数字越大代表越疼,分娩痛就是10,代表剧痛。对于网上流传说分娩痛相当于20根肋骨同时折断的痛感的说法,王静怡解释道:“分娩痛和肋骨折断痛完全不同。分娩确实是非常痛,但是我们不希望夸大,孕产妇也不用恐慌。而且疼痛本身就是一种主观体验,每个人的耐受程度也不尽相同。”
钟先生电击模拟分娩阵痛体验痛得咬牙切齿
青岛妇婴医院向准爸爸们提供电击模拟的分娩阵痛体验。准爸爸钟先生勇敢地参加了体验,从一级感觉痒痒的,到三级时,钟先生直接将体验片扔在地上放弃继续体验。
“一紧一紧的疼,揪着疼,受不了受不了。”明显看出钟先生痛得咬牙切齿。据护士长王兰介绍,钟先生体验的极限——三级仅相当于产妇子宫颈口开到3公分的痛感。
王静怡:我院无痛分娩占比达80-90%比剖腹产安全
据了解,在国外发达国家,无痛分娩技术已经应用普遍,在国内推广也有一二十年。但是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无痛分娩目前还不到10%,沿海东部地区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甚至不及1%。
据悉,自2008年,美籍华裔产科专家胡灵群教授率领团队启动“无痛分娩中国行”,青岛妇婴医院当时即参加了该项技术培训。王静怡强调:“8年来,青岛妇婴医院的无痛分娩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无痛镇痛,我们主要通过腰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使得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因此,无痛分娩需要大量的麻醉师。据悉,青岛妇婴医院为麻醉师24小时值班制,因此产妇也可以随时选择无痛分娩。“在自然分娩中,我院无痛分娩占比能达到80-90%。”王静怡表示。
李女士在青岛妇婴医院选择无痛分娩气色非常好
李女士于9月7日早上在青岛妇婴医院选择无痛分娩顺利产下一男婴。“刚打上麻药,痛感确实减轻了。麻药起作用后,疼的感觉有点类似痛经。”
范女士怀孕24周,等待产检同时接受记者采访。范女士表示:“在网上搜索了解过无痛分娩,知道在欧美国家已经非常普遍。我生孩子有可能会选择无痛分娩,主要担心是不是有什么风险。”
据王静怡讲解,无痛分娩的麻醉药物剂量远远低于剖腹产手术麻醉药剂量,风险比剖腹产要小;并且经由胎盘吸收的药物量也微乎其微,对胎儿基本没有不良影响,更不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健康。
反思:孕妇产前培训和心理疏导很必要
对于陕西榆林产妇坠楼事件,王静怡院长非常感慨,以下几点值得提醒或者反思。
首先,有条件孕妇一定要参加产前孕妇培训,做好分娩疼痛的预期、心理准备。并且,孕妇要坚信“别人可以生,我也可以生;别人能忍受,我也可以忍受”,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让自己内心变强大。
其次,王静怡院长说作为医院要为孕妇提供充分的减痛方式。除了无痛分娩,其实还有很多分娩疼痛的干预方式。比如水中分娩,比如导乐师配合按摩手法,与家属一起心理疏导孕妇,陪伴产妇顺利度过产程。“以我院为例,一般均综合采用多种疼痛干预方式,包括音乐疗法、催眠疗法或者自由体位等等。”
“最后一点,产妇对自身身体情况还有意志力等了解最真切,无论医生还是家属都要充分尊重产妇意愿。”王静怡强调。
王静怡相信,陕西榆林产妇坠楼事件带来的反思能推动无痛分娩等减痛方式的推广。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李银河所说: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