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中原镇藤萝雨树相映,成夏日的一道风景。本报记者陈元才摄
记者 赵优
近日,首期“市县全域旅游发展讲习班”在琼海开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200个全域旅游创建市县代表前来学习、考察。近几年,琼海市“一马当先”发展全域旅游,以“三不一就”的创新理念和路径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成为全域旅游先行者。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海南省被确定为我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发展全域旅游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发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战略和主路径,我省不少业内人士也在思考,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喜人、逼人的态势下,海南全域旅游如何打造升级版,实现再创新、再示范?
琼海全域旅游一马当先
早在2013年,琼海在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三不一就”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博鳌、潭门等一批特色小镇迅速崛起,“接地气”的乡村旅游崭露头角。琼海大胆提出打造“琼海全域5A级景区”的目标,以此推进“田园城市,幸福琼海”建设。“把琼海看成一个大景区一点都不为过。”琼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吴恩泽说,简单阐释就是不设围墙、没有边界、不收门票,全域是景区、镇镇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它的直观标准就是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
一幅全域旅游的画卷在琼海徐徐展开,大路、阳江、龙江、长坡、会山、石壁、彬村山等结合了自然和人文禀赋的风情小镇,与博鳌、潭门、中原等明星小镇比肩而立;北仍村、加脑村、鱼良村等乡村游成片开花。“在琼海随便走走都是旅游,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来自重庆的游客李佳佳这样形容她对琼海的爱。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琼海的经验被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点赞”,称琼海探索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全域旅游之路。
人气体现在数据上:2017年春节黄金周,琼海全市共接待省内外游客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亿元。
海南成为国家级“试验田”
2016年1月举行的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开展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其中海南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全省19个市县全部参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随后,我省积极推进“点、线、面”建设,首批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小镇,1000个美丽乡村,使美丽村镇成为宜居宜游的景点,遍布全省。旅居在海南的游客去临高吃海鲜,到儋州品东坡文化,再去昌江看看木棉花;或者海口逛完骑楼下文昌,看一场卫星发射,再去琼海田园赏美景,或是到万宁冲冲浪……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丰富的“攻略”和“宝典”,展现出我省全域旅游的魅力。
按照《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18年,我省要基本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实现全域景观化、景区内外环境一体化、市场秩序规范化、旅游服务精细化,构建起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全省18个市县都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除三沙市之外的市县通过验收。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旅游全景化、全时化、全民化、全业化的当下,用“全域旅游”来对接“大众旅游时代”,全国上下发展全域旅游热情高涨。如山东省依托乡村场域与文化,推出“千万市民游乡村”活动,利用全景乡村发展模式,去年接待3.97亿人次游客,收入2200亿元,实现美丽乡村的全域美;四川成都铁路局将“高铁旅游”品牌与小长假动车调度结合,依托高铁大运载量宣传沿线旅游产品特色……
海南全域旅游如何再上新台阶
面对其他省市全域旅游建设的后发优势,海南的全域旅游如何再上台阶?
“全域旅游不是某种旅游产品,而是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省社科联副主席陈耀表示,全域旅游就是总体资源的协调配置及整合。通过几年努力,琼海旅游迈上新台阶,人流、车流不断增长,我省各个市县也在做好“全域旅游”这篇文章上“开启脑洞”,打造海南全域旅游升级版,成为应有之义。在此阶段,全域旅游建设应着力打造品牌产品,塑造特色产业。
陈耀举例说,各地全域旅游建设中,乡村游成为一大亮点,但乡村咖啡、果园采摘等产品却出现同质化趋势。“竞争力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实现优质、优创。”陈耀说,在不断挖掘、打造旅游新产品的同时,应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形成品牌产品系列,塑造出特色产业。
在2017年(第五届)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举行的海南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论坛上,有关专家也表示,旅游产品必须体现差异性,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分析市场需求和客源喜好,从“我生产什么,你就享受什么”到“你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的转变,实现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在省旅行社协会秘书长郭炬看来,目前全域旅游产品是对包括乡村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类旅游产品的组合,以实现不受空间和地域限制的旅游,而下一步,则需要推进产业融合,形成旅游产业链,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其中并且从中获益,全域旅游的内生动力将会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