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搭上一条命,也要让穷村富起来”
“村党支部书记,不仅是一种职务,更是一种责任。我就是搭上一条命,也要让穷村富起来,让大伙的日子好起来!”到村任职那天,苏庆亮在村民大会上当着全村326户父老乡亲的面,立下了铮铮誓言。
心里装着责任,工作起来就有了压力,也就有了无穷的动力。刚上任那会,苏庆亮一头扎进村里,不是找村干部座谈,就是找老党员谈心,更多的是到村民家里问计。有时遇到难题疙瘩解不开,他夜里睡不着,常常凌晨两三点钟找来村里的老干部商量办法,恨不得三天就让大陡山变个样子。
为尽快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苏庆亮坚持晚上绞尽脑汁想出路,白天放开双腿跑门路。他先后尝试了作物套种、农机租赁等办法,都失败了。面对挫折,苏庆亮更加坚定了带领党员群众致富奔康的决心。他带着党员和群众代表到临沂九间棚、莱芜房干、河南南街、浙江滕头、江阴华西等地参观学习,经过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确定了集体运作、靠山吃山、做大绿色产业的发展路子。
“认准了的事就要敢想敢干。”2001年,苏庆亮看准了苗圃产业的发展前景,在召开群众代表会商议建设集体苗圃时,多数群众不支持,万一赔了怎么办?他当场承诺:“我们13个党员干部每人集资1万元,先发展10亩,赔了我个人承担,挣了归集体!”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10亩苗圃当年就为村集体盈利5万元,群众心服口服。为继续做大绿色产业,苏庆亮先后十几次到南方学习考察茶叶种植,无数次邀请林科院专家来村指导,掌握了全套“南茶北种”技术,带领群众发展起有机茶园600多亩,建设茶厂1处,打响了“泰山极顶茶”品牌,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茶园1500多亩。
昔日的荒陡山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苏庆亮还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绿化荒山1500亩,建成苗木基地460亩,建起了旅游接待中心,形成了依托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绿色产业的脱贫模式。到2015年底,大陡山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昔日的“荒陡山”“穷陡山”变成了今天的“绿陡山”“金陡山”。大陡山村实现了由穷到富的嬗变,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小康路上不让一名群众掉队。村民孟兆杰原来家庭生活困难,苏庆亮主动与其结成对子进行帮扶,先是帮其引种了金太阳杏、红灯大樱桃,今年又帮他建成集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家庭农场。现在,他家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成为村里的富裕户。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苏庆亮始终把群众利益装在心里,不折不扣地把发展的红利用在公益事业上,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和集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对村内外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和亮化,建设了乡村公园,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加入了“银龄工程”、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村里再补贴35%的药费,另外还为每名老年人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补助金。设立了长寿老人奖,对85岁以上老人奖励500元,对90岁以上老人奖励1000元。每年为幼儿园学生补助400元,为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奖学金,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就是搭上一条命也要让穷村富起来。”为了践行这个挥之不去的承诺,苏庆亮夜以继日地工作着。长期超负荷、透支式的工作状态,使他积劳成疾,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神经性耳聋等疾病。
“苏书记就是个‘拼命三郎’,干起工作来不要命。”大陡山村村民苏乾广心疼地说。在苗圃和茶园建设初期,为了看护好苗木,苏庆亮每天晚上带着铺盖,睡在野外用玉米秸搭成的窝棚里,一守就是两个月。近几年他总是随身带着药片,实在撑不住了才到医院住上几天,却常常为了村里的事,拔下针头就走,医生都说他“你这是要工作不要命啊!”
上一篇:用生命坚守一份“钢铁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