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刘家义同志代表十届省委作报告。
报告中,青岛元素频现。其中,青岛的核心城市功能定位、西海岸新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被“点名”委以重任。
强化青岛核心城市功能作用
报告原文:
强化济南、青岛核心城市功能作用;加快城市“十个系统”建设;深化农村“七改”。
青岛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也是渤海湾经济圈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2017年4月5日,经国务院同意,住建部正式批复实施《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这我省第一个到2030年的法定空间规划,是全省最高层次的空间规划。《规划》提出了“双核、四带、六区”城镇空间布局,济南和青岛的双核地位被正式确定。
规划指出,青岛要依托开放优势,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金融财富、总部商务、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海洋新兴产业,建成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另外,《规划》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出发,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合理调控城镇规模结构。到2030年,青岛将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区人口1000万。
提升青岛西海岸新区辐射带动作用
报告原文:
开展“两区一圈一带”提升行动;提升青岛西海岸新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积极推进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山东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三年前,西海岸新区还只是国务院进行区划调整的“新生”之地,如今,西海岸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71亿元,在国家级新区中稳居前三强,正在努力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新支点、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岛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今年5月11日,总投资91.7亿元的17个军工科技项目集中落户新区,为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再添新动能;
5月18日,总投资619亿元的15个重点金融项目集中落户新区,为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5月25日,新区隆重举行产业小镇洽谈大会,12个产业小镇项目现场签约,新区产业小镇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三年后的西海岸,一系列百亿级项目“群星闪耀”,积蓄着惊人的发展能量。
目前,青岛东方影都项目的影视产业园、万达茂、秀场等八大功能板块全部开工,计划2018年上半年全面投入运营,全部建成后每年会为西海岸带来不少于2000万的旅游客流量;
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12个展馆预计9月底实现主体封顶,2018年6月底全部建成;
国际会议中心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永久性会址预计8月底主体封顶,2018年5月底全部建成,并将承办2018年东亚海洋合作论坛。
以青岛蓝谷建设为核心,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支撑引领作用
报告原文:
以青岛蓝谷建设为核心,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撑引领作用,打造海洋科技高地;实施“透明海洋”工程,以国家深海基地等为依托,建设全国深远海战略保障基地;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作为青岛市“三湾三城”和“三中心一基地”的重要布局之一,青岛蓝谷的发展一直备受众人关注。
2016年,青岛GDP突破万亿大关,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而青岛2016年海洋经济总量达到2515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四分之一,支撑作用明显,其中集聚青岛海洋科技实力于一身的蓝谷为青岛逐梦海洋增添了发展新动能。
截至目前的统计,青岛蓝谷已引入了18个国家级海洋科研平台前来落户,包括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蓝谷研究院等等。
同时,已有18所高校在蓝谷设立校区或研究院,包括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等等,涉蓝高端要素的源源聚集,加快显现出蓝谷的发展潜力。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2006年启动筹建的10个国家实验室之一。运行短短一年,海洋国家实验室已取得多项全球“第一”:
比方说,构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区域海洋定点长期观测网,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全球空间分辨率约为1公里的海浪模式研究,建成全球海洋科研领域最快的超算平台......
就在不久前,刘延东副总理专门到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视察,对海洋国家实验室在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组织重大协同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
目前,海洋国家实验室已建成8个功能实验室、5个联合实验室、1个开放工作室、3个大型科研平台等多个科研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