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路名很好玩,有人说到了“到了青岛才知道地理没学好”。
这都怪咱青岛的路名是用全国各地的地名来命名的,在青岛你很容易看见上海路、北京路、重庆路....常常有一种穿越的即视感。不过,记住青岛的路也是有方法的,其实,青岛老城区的道路基本是以大江南北各省名和山东省的县市名命名的。
以云贵川三省得名的云南路、贵州路、四川路,横穿市区西南部的西镇,成为西镇东西向三大干道;加上同在西镇的西藏路、西康路(西康,1955年撤省),祖国西南五省名齐全了。
大港、小鲍岛一带,位于老市区偏北偏西,几条主要道路则以祖国偏北偏西的省名命名,有新疆路、甘肃路、青海路、绥远路(绥远,1954年撤省),上世纪50年代绥远路改名包头路。其他路段则有热河路、辽宁路、(内)蒙古路、吉林路。
中山路,原名叫山东路,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同时改名的中山公园,原名汇泉公园)。这一带南北向的依次为,山西路、河南路、河北路、山东路、浙江路、安徽路、江苏路,江苏路延长是上海路。东西向则有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
天桥西首,火车站车辆段墙外,是广州路。天桥东首,五路交汇,济南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大沽路延伸,是保定路。这些路名取之于国内大城市或著名商埠名。同样的类型还有江苏路上海路绵联的苏州路、常州路、吴淞路。四方长途汽车站西侧的杭州路,原名奉化路,上世纪50年代改名(浙江奉化是蒋介石原籍),你懂得。
青岛最有名的是“八大关”,最初因有八条以关隘命名的路,故称“八大关”。
后又新增了两条,实际上现在有十条以关隘命名的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
这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又有了八大峡路、八大湖路、八大岭路,巧妙之至,蔚为大观,彰显青岛路名的命名特色和亮色。
有趣的是团岛的“八大峡”实际也是“十大峡”,即以10个峡谷命名的10条道路;八大峡位于栈桥海滨以西,西镇南部临海处,原是两处礁石,1980年代筑堤填海,将团岛与大陆完全连在一起;也许是因为原来大陆和团岛之间有峡谷,故采用峡谷命名;其中的三条东西向道路为“长江三峡”,即巫峡路、西陵峡路、瞿塘峡路;其余均为南北向道路,包括黄河上的刘家峡、龙羊峡、青铜峡、红山峡、三门峡,以及嘉陵江上的观音峡、明月峡。
八大湖地区在青岛市政府东北方向,包括了太湖路、鄱阳湖路、洞庭湖路、巢湖路、洪泽湖路、高邮湖路、西湖路、微山湖路。
有了“八大关”、“八大峡”、“八大湖”,青岛似乎一发不可收拾。在崂山区,在从沿海的东海路一线到香港东路之间,命名了八条“海”字头的道路分别是:海兴路、海游路、海江路、海川路、海青路、海龙路、海安路、海宁路,取“兴游江川,青龙安宁”之意,是为“八大海”。
也许是崂山区本身即以山命名,所以在崂山区政府附近创造了一大批“岭”字系道路,梅岭、赤岭、岩岭、石岭、秦岭、桐岭、伊岭、仙霞岭、苗岭、云岭、燕岭、阳岭、雪岭、文岭、翠岭、松岭,已大大超过八个。
在黄岛,则出现了一系列以“岛”命名的道路,如海南岛、崇明岛、秦皇岛、刘公岛、斋堂岛、海坛岛、舟山岛、澎湖岛、长兴岛、田横岛、永兴岛等等;
此外还有“江山系”地名,即东西向道路以“江”命名,南北向道路以“山”命名,其中的“山”包括:燕山、太行山、井冈山、九华山、武夷山、庐山、阿里山、九连山、韶山、衡山、大涧山、青云山、天目山、峨眉山等,“江”则包括长江、黄河、漓江、香江、嘉陵江等。
快让身边的小伙伴们长长见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