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老虎山公园、枣儿山二期整治,竣工通车枣山路等8条道路、开建延川路等22条道路,回迁王家下河等10个安置房项目、惠民5631户……今天下午,市城乡建委发布2017年李沧区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今年,李沧将全面打造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
分解交通压力 打造“空中李沧”
今年,李沧区将启动重点区域城市规划设计,开展地下空间利用、停车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全区控规编制。超前谋划沧口机场片区土地开发利用和产业选择。
在合理构筑城市天际线的基础上,推动城市建筑尽量向空中发展,在李村商圈等商业、办公和公共设施密集区域,构筑空中连廊,分解交通压力,打造“空中李沧”。
实施路河扩绿、山体补绿、庭院创绿、建筑垂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的立体绿化工程,大力增加花卉大色块栽植、乔灌木组团布置,在重点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雕塑,打造全年见绿、四季有花、多彩缤纷、美景如画的“魅力李沧”。
李沧区还坚决实施地下空间多层开发,增强地下空间利用深度和广度,提升利用效益,构建涵盖地下商场、酒店、游泳馆、博物馆、停车场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地下李沧”。借助“互联网+”“标准+”,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社区及政务云服务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实现网络全覆盖,打造“智慧李沧”。
启动老虎山公园 铁路主题公园项目
今年,李沧将瞄准“世界一流”,注重打造特色,在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特别是在标志性区域和标志性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品质上,诞生一批鲁班奖级的“精品工程”,打造悉尼歌剧院般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工程”“传世之作”。
另外,还将大力实施城市塑造上的“山水园圈”工程,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加强对百果山、虎山等山体的自然风貌保护,启动老虎山公园、铁路主题公园、楼山工业区土壤修复等项目,胶州湾岸线、青荣铁路沿线、枣儿山二期整治工程。推进李村河、楼山河等过城河道全流域治理,高标准设计李村河两岸整体提升方案,完成李村河中游整治及楼山后河截污和8处污染点源治理。
挖掘世博园竹子庵公园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充分挖掘世博园、竹子庵公园及各山头公园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大力实施商圈改造提升,打造山水相依、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城市新形态,建设美丽家园,彰显李沧特色。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渣土洒漏长效治理,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提升城区空气质量。完成对滨河路等30条道路及背街小巷进行环境综合提升。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拆除40万平米。
竣工通车8条道路 开建22条道路
今年,李沧区将积极争取增加地铁线路和站点,提升道路通达性和公共交通分担率。全面实施政策利用上的“叠加工程”,统筹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政策、地下空间利用政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政策和棚户区改造政策,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枣山路等8条道路竣工通车,延川路等22条道路开工建设,唐山路打通工程等积极推进,加快构筑更加完善的路网体系。
回迁安置房项目10个 惠民5631户
今年,李沧区将实施居民安居工程,回迁王家下河、于家下河等安置房项目10个、居民5631户。启动杨哥庄、零星危旧房等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2154户。推进上臧、炉房900套保障房建设,配租配售1000套。深入推进开放式楼院卫生保洁网格化管理,新增垃圾容器7700个,新建翻建公厕10座。
开展金水翠园等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成建筑节能改造150栋、惠及居民6800户。新建便民停车位2500个,对13处居民小区进行微循环改造,缓解停车难、行车难问题。
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获悉,青岛首家被动式建筑学校--小水清沟村改造配套学校项目日前开工建设。项目为24班小学、12班幼儿园设计,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建材应用,建筑能耗仅为普通建筑的1/8。
效果图
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占地面积27784.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752.57平方米,由小学教学楼(四层)、食堂风雨操场(四层)、综合教学楼(三层)、地下车库(一层)及幼儿园(三层)组成,主要用于小水清沟村改造配套小学及幼儿园使用。
“被动式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工作原理类似‘温室效应’,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参与项目咨询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陈宁告诉记者,小水清沟村改造配套学校项目主要采用高保温结构、高性能门窗和高效热交换装置,实现节能降耗。项目屋面和外墙采用250毫米厚保温板,厚度为普通保温板的三倍以上,外窗采用被动式铝包木窗,玻璃为三玻两腔,隔热性能优越,先进的热交换设备可以换热效率达到75%,是常规设备的1.3-1.5倍。考虑到教学需求,项目在设计中还引入了超静音的新风系统,并增加送风量,最大程度避免因氧气不足引发的学生“困乏”。据测算,通过这一系列的精密设计施工,小水清沟村改造配套学校项目年耗能将控制在15千瓦时/平方米,较普通公建下降近九成。(记者 崔 武)
5月8日,市规划局发布了海信学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批前公示。学校拟建成36班制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置小学24班,初中12班。
效果图
规划方案显示,海信学校位于市南区江西路、镇江南路、海信慧园小区以西道路围合区域,将在原海信研发中心园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项目占地面积470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046平方米,容积率为1.8,设置停车泊位396个。其中,保留原地上建筑面积21188平方米,拆除地上建筑面积41251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为86859平方米。
据此前消息,海信学校计划在2018年正式招生。小学一年级4个班级,每班35名学生共计140名学生;初中一年级4个班,每班40人共计招收160名学生。(记者崔 武)
冬天无需供暖,夏天不开空调,室内却冬暖夏凉,这样神奇的建筑将在我市的部分学校变为现实。昨日,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获悉,小水清沟村改造配套学校项目近日正式开工建设,配有24班小学、12班幼儿园。据悉,该项目是我市首家被动式建筑学校,建成后将极大降低能耗,推动青岛市被动式建筑快速发展。
是我市首家被动式建筑学校
小水清沟村改造配套学校位于市北区小水清沟村改造项目地块西北侧,周口路东侧,规划开平路南侧。该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占地面积27784.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752.57平方米,由小学教学楼(四层)、食堂风雨操场(四层)、综合教学楼(三层)、地下车库(一层)及幼儿园(三层)组成,主要用于小水清沟村改造配套小学及幼儿园使用。
所谓被动式建筑是指通过建筑设计,使建筑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取暖,尽量减少通过围护结构及通风渗透而造成的热损失,夏季尽量减少因太阳辐射及室内人员、设备散热造成的热量,其基本工作原理类似于“温室效应”。该项目屋面采用25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外墙采用250厚岩棉板保温,外窗采用被动式铝包木窗,玻璃为三玻两腔6+19Ar(内设遮阳)+6+V+6、双银Low-E玻璃。采用这些材料,就可以使外围护结构具有较大的热阻,从而使房屋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建成后将极大降低能耗。
我市率先推广被动房技术
2014年,落户于中德生态园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又称被动屋)技术项目正式启动立项程序,标志着我市在国内率先示范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示范项目拟在中德生态园建设8.4万平方米的被动屋培训学院以及6万平方米的被动屋示范小区,后续将继续在园区0.5平方公里范围以及国际健康产业园3.7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被动屋建筑推广和应用。 2016年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在青岛中德生态园已经变成现实,该中心总面积13768.6平方米,地上5层,半地下1层,地下1层,功能主要包括会议、展厅、办公及部分体验式公寓等。体验中心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不用采暖和空调系统便实现了冬暖夏凉,而且节能效果明显。通过材料和技术的运用,被动式建筑的节能降耗令人惊叹。仅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预计每年可节约一次能耗130万KWh,节约运行费用55万元;减少碳排放664吨。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节能达92%以上。而被动房推广示范小区预计2018年将建成,这里将打造成为中国被动房居住建筑大面积推广的典型示范项目。
推广被动式建筑百万平方米
根据日前市城乡建设委发布的青岛市“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将实施八大重点任务,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作为一大创新示范亮点。“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将加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在城市新区内进行区域性推广,目标为推广实施被动式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鼓励政府机关办公建筑、由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益性建筑等项目优先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在新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指标体系中,将明确要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其中,将建立符合青岛市气候等特点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编制青岛市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还将继续开展中德生态园中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试点建设工作,加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探索研究在中德生态园0.5平方公里、中韩贸易合作区3.7平方公里等区域性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探索集中成片区域化推广方式。
据了解,被动屋(PassiveHouse)技术起源于德国,通过建筑节能和保温技术开发,综合利用建筑物可获取的所有自然得热方式(包括太阳、照明、人体、电器散热等),实现维持室温20摄氏度以上并保持室内空间高舒适度,几乎不需要主动采暖或者制冷措施,是一种国际认可的集“超低能耗、超微排放、超高舒适度”于一体节能建筑技术。1988年,瑞典隆德大学的阿达姆森教授和德国的菲斯特博士首先提出被动房这一概念;1991年在德国的达姆施塔特建成了世界第一座被动房建筑;此后世界各国趋之若鹜,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投入到这一领域。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要求2019年后公共建筑达到零碳;德国要求2020年12月31日后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美国要求2020年到2030年零能耗建筑应在技术经济上可行。欧盟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所有成员国新建建筑都将采用被动房技术体系建造。(记者吴帅)
青岛新闻网记者今天下午从高新区环保分局获悉,为完善高铁红岛站配套设施、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度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高新区投资34亿元建设红岛站周边配套工程项目。项目位于红岛经济区西片区,北至规划七号线,南至规划机场高速路北边缘,东至丰和路,西至景和路,总占地面积为336172.2平方米。日前该项目已经通过环评审批,正按照预定计划组织开工建设。
据了解,高铁红岛站周边配套工程分为站房附属配套工程、南广场和北广场三个部分,南、北广场利用地下城市通廊连通。项目预计2017年6月开工,2020年5月竣工。
站房附属配套工程包括站房商业配套,高架落客车道及疏解匝道,出租车道及疏散走道,小浪花屋面工程。站房配套分散于站房广场层、站台层和候车层。
南广场占地面积为203416.6平方米。地上建设内容暂未规划;地下建设私家车场、公交蓄车场、地下商业:私家车场位于地下一层和二层(地下二层为夹层),设置2022个车位;公交蓄车场位于地下一层,设置53个车位;地下综合开发位于地下一层,面积45000平方米,后续将商业。
北广场占地面积为132755.6平方米。地上建设公交站房、长途客运站:公交站房共1层,设有候车室、办公用房;长途客运站共1层,西侧设门厅、售票厅、商业配套及办公用房,东侧设候车厅。地下建设公交蓄车场、私家车场、长途蓄车场:公交蓄车场位于地下一层,设置109个车位;私家车场位于地下一层和二层(地下二层为夹层),设置560个车位;长途蓄车场位于地下一层,设置63个车位。地下各层均设有疏散楼梯直通地面,并配套建设相关设备机房。
济青铁路是五横五纵十联的布局的其中一横,也是首条省内高速铁路,红岛站是济青高铁线始发终到站,目前,高铁红岛站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当中,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预计于2018年通车,通车后,将实现自红岛站1小时到达济南,3小时内直通京沪,红岛经济区将一跃成为山东半岛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数量必将激增。此时,站内及周边的配套设施服务需求也必将大大增加,完善高铁红岛站配套设施、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度和满意度的需要。
近日,李沧区区长李兴伟、副区长魏瑞雪、朱元庆做客青岛广播电台《行风在线》,就市民关注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小编选取了市民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如李沧区未来五年建设规划、城中村改造、房产证办理、枣山路中学等,听听区长们怎么说。
未来五年李沧中西部打造崭新的花园式城区
今年李沧区提出,未来5年,明确打造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这“一个目标”。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李沧区区长李兴伟表示,“宜业”居首,明确了未来5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传统的李沧区作为青岛的老工业基地,聚集着钢铁、化工、碱业等实业,如今这些老工业企业已经搬离,李沧区正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李沧区委区政府提出,未来五年要重点打造产业,不能将老企业搬迁腾出的空地“一股脑”投入房地产开发,挤压产业发展空间,在打造产业的同事打造更宜居的环境。
如何打造花园式中心城区?李兴伟区长表示,如今李沧东部的环境已经非常好,但中西部尤其是西部老工业搬离片区,距离花园式城区差距很大。李沧区委区政府提出,用新规划新标准把老工业基地变成崭新的花园式城区,目前已经聘请国内知名咨询机构制定花园城市建设标准。
年内全面启动3万户房产证办理工作 8个城中村拆迁工作
李兴伟表示,房产证办理问题一直是居民反映比较大的问题,去年区委区政府积极与相关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协调沟通,一共为12000余户居民办理了房产证。今年在房产证的办理上,要继续加大力度。根据前期统计,已经入住但还未办理房产证的家庭,全区共有30000户左右。按计划,今年全部启动这3万户的房地产办理工作,办理户数不少于去年,尽可能多的解决群众办理房产证的问题。
城中村改造方面,朱元庆副区长表示,李沧区原有城中村55个,通过全区努力,已经拆迁了47个,包括板桥坊村在内还剩8个城中村未拆除。目前已经对这8个城中村进行了全面摸底,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征收补偿方案,按照计划,年内正式启动8个城中村的拆迁工作,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启动。
枣山路中学年底开工打造李沧数一数二的中学
李兴伟介绍道,枣山路中学规划方案已经通过,将于今年年底开工。据介绍,枣山路中学建设工程位于华楼山路以北、金液泉路以东,周边现有人口约9.2万人,预测到2020年需要上小学的学生数量约为2500人。
根据规划,枣山路中学配备54个班,设计在校生人数为2700人,建设工程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4559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56345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综合体、体育馆、游泳馆、地上千人礼堂等。
李兴伟表示,枣山路中学建设预计投入7-8亿元,不仅硬件配置在李沧区标准最高,在师资力量上,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优秀校长,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把枣山路中学打造成李沧区数一数二的中学。
5月9日,市科技局发布信息,青岛市智慧生活科技创新中心正式获批,将由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科院软件所、西南交通大学、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单位共同建设。这是青岛批准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
青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靶向产业发展,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经区市(单位)推荐申报、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此前已经启动建设海洋生物医药、高速列车、智能家居、石墨烯等四个科技创新中心。青岛市智慧生活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整合国内外与智慧生活相关的优质资源,构建智慧生活技术和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生活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打造青岛市智慧生活千亿级产业集群。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智慧生活创新中心将重点在智慧生活物联网操作系统安全内核、人工智能、增强现实、信息安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5大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搭建智慧生活研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平台、产业化运行平台等3大创新服务平台,强化智慧生活众包众创平台、高端研发机构引进、科研人才引进培育、国际学术交流等4大开放式创新聚智平台作用,实现智慧生活产业应用示范,优化智慧生活产业链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