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 华
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指向下,作为以“灰色经济”为典型特征的传统工业区,李沧正值重要抉择之季。
上世纪90年代,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去产能,曾属李沧支柱产业的国棉等企业经历了那次“大浪淘沙”。本轮去产能集中在以钢铁、煤炭、水泥等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重工业,李沧的楼山重工业区分布着钢铁、碱业、水泥等企业,必然要站在“吐故纳新”的历史关口,再一次面临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
去产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去”即灵。破而后立,又如何“立”?颇费思量。而且,产能去了,相关的从业者又何去何从?需要为他们筹谋出路,否则,去产能就会沦为简单的减法,并导致矛盾累积,最终影响城区的未来发展。
一破、一立、一保,这是李沧在去产能这场战役中打出的“组合拳”。探索已在路上,李沧正在为传统工业区的转型发展闯出一条从“灰色经济”迈向“绿色崛起”的新路。
破:从“根”上改变传统工业区的属性
据统计,李沧区工业用地约18平方公里,共有工业企业1173家,其中70%以上为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传统机械、化工行业。
在传统动能由强变弱的趋势之下,作为“中心湾区”的重要城区之一,李沧区肩负集聚高端要素的责任,由“重”到“轻”的经济结构转型是其必然之路。
欲去产能,必承阵痛。一如权威人士所言,这是一时的阵痛,不可避免,但也值得。就李沧区而言,其“值得”在于:经历剧烈的经济震动后,将获得一次重生的机遇,从“根”上改变传统工业区低附加值的产业属性。
在青岛推进的110家搬迁企业中,李沧占到55家。截至目前,已有48家企业搬离该区,腾出土地8860亩。这是主城区的一笔稀缺的空间财富,李沧将从中获得从“灰色经济”迈向“绿色崛起”的空间支撑。
但是,重生需要李沧负“重”前行。一则,工业集团外迁是快变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却是慢变量。二则,李沧工业用地目前亩均产值为120万元,与山东省集约用地目标相比,不是跷跷脚就能比肩……有人形容李沧正在经受“断崖”之痛不足为过。
阵痛意味着新生的机遇,意味着生命的绽放。
“去产能是一种‘破’,其实质是解决资源持续错配的问题,这关系到本轮供给侧改革的成败,也是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说,去产能不仅是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在要求,更是李沧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去产能的过程,正是李沧实现快速转型、跨上新的发展轨道的过程。
当然,李沧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与上一轮去产能相比,本轮去产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提档升级、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重要转折期,入世红利、房地产和投资红利已不再,李沧要褪去“灰色经济”的外衣,产业换挡只能依靠自身提供原动力。也就是说,需要有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立: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2016年,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在娄山路1号挂牌成立后,年底,青碱建材、鲁碧水泥制造等3家水泥生产企业停产。今年,老企业耐火材料厂关停并“腾笼”完成,正在等待“新鸟”来栖……
楼山后重工业区初燃脱胎换骨的“星火”,未来发展规划也在一遍又一遍审慎的定夺中。其焦点就是如何坚持“产城融合”,以创新驱动新引擎,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楼山片区尚未完全平复企业搬迁的“余震”时,李沧审时度势,在9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统筹考量,先从生态基础较好的东部入手。继青岛国际院士港横空出世后,依托院士产业成果转化,全面实施东部工业园片区升级改造,建设占地面积超过3000亩的院士双创中心。
而楼山片区作为“后发”区域,将借助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加快基础设施填平补齐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提升区域投融资环境和土地利用价值,为承接院士双创中心的孵化转移项目未雨绸缪。
这一切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整体协同、开放互动、集群关联、有机更新。借院士项目、500强企业等“巨人”之力,打造链条式产业体系,构筑创新型的“四梁八柱”,成为助推青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支劲旅。
“李沧必须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打造高端载体,加速形成以新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打造顶尖人才和高端产业集聚高地。”李沧区区长李兴伟说。
在2017年的时间轴线上,李沧“新晋”的产业项目已初露锋芒:青岛国际院士港已引进袁隆平、周寿桓、王玉田、陈璞、索罗宁·尤里、郭瑞·弗拉基米尔等中外院士33名;李沧与亚马逊共同打造的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全面运营,预计五年孵化750家初创公司,实现120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那么,存量项目又如何化茧成蝶?
李沧区从经济的“亩产效益”来考量其发展方向,工业企业不是简单地一搬了之。该区已出台《关于促进存量工业土地转型升级的意见》,采取土地支持、设立转型升级专项基金、优先推荐政策性贷款、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等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小题)保:就业安置“帮办但不包办”
一破一立,李沧在挑战中迎来机遇。但是,职工安置是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环节,李沧绕不开这道坎:去产能后,人怎么办?
李沧列入全市搬迁改造的55家企业,有职工近5万人,仅青岛钢铁、青岛碱业两家企业搬迁,就一次性分流职工6000多人,其中3475人留在李沧。
在李沧,因去产能安置职工不是第一次出现。上世纪90年代末,李沧不少企业职工经历了那次“下岗潮”。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但从来不会简单地重复。
今天,社会经济环境已大不同于昔日。在数千名去产能分流职工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之下,李沧选择“帮办但不包办”的方式帮助分流职工脱离困境。
李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程远志说,李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职工主体,研究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与中央和省市政策组合出拳,鼓励有专长和闯劲的那部分分流职工创业就业,探索一条可持续、有效益的分流职工安置路子。
在李沧区就业服务中心,分流职工配套服务环环相扣:建立台账、开设失业登记绿色通道、组织招聘和培训、分片包干分流职工,甚至每天汇总一次分流职工失业登记情况,每周至少推送一次企业用工信息,每半个月电话联系至少一次,每月深入失业职工家中至少一次……
这一系列政府托底工作秉承一个原则:不养懒人。
“我们帮办不包办,通过政策激励为分流职工鼓干劲。”该中心主任周晓战说。李沧出台了《关于做好“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配套制定12项具体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解决分流职工的出路问题。
与此同时,李沧研究设立“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专项保障资金、分流职工创业贷款风险担保池。去年,由李沧区财政出资,并与社会力量合作,在全省率先打造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创业孵化平台。目前,财政资金这个杠杆已撬起分流职工的“再起跑”,1109人实现就业,41人当上“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