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完整睡眠训练法,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力的乖婴儿,但是盲目使用,使用不当,却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问题!因为婴儿期得不到母亲的回应,很容易产生假体自我。
孩子的心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坚强,漠视孩子的哭泣,这样的坚强背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今天,严妈来说说哭声免疫法这件事!
01
前几天严妈发文的《哄睡抱到手都快断了,当妈的如何打败小怪兽?》中,
有位妈妈留言:第一次哭泣免疫法,中午睡两个小时。晚上一哭受不了了,直接抱起,一整晚都在自责。在想这么做是对是错。
严妈看到留言甚是着急!
哭泣免疫法只适合有特殊睡眠依赖的孩子,在使用的场景和尺度上也有要求,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很大。这么小的孩子是需要营造安全感的时候,而任由孩子长时间哭泣会对孩子造成大脑损伤,严妈之前也写过《宝宝大哭二十分钟就有严重后果,盛传的“哭闹不要抱”做法有危害》一文,解释的就是这个哭声免疫法带来的危害!
这个方法还让马伊俐在养二胎的时候反思后悔了!
02
爱马两三岁时我写过一篇关于睡眠的博客,结尾我说,这篇文章只是写下来,但是很多方法我也很迷茫,现在觉得对的未必以后就对,因为育儿方法的对错真的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有的可能要十几年后才见分晓。
如今随着妹妹的成长,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固执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睡着,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这种煎熬于我于她于全家都是巨大折磨,最后听我妈妈的劝,把她的床紧挨我的大床,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们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更可怕的是一本英国著名皇家育儿师的书极为流行,书里严格规定了出生后孩子各阶段的吃奶睡觉作息时间,并要求哪怕早上6点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果断拉开窗帘把孩子弄醒,晚上入睡前要求妈妈面无表情不许说话,不许跟孩子有任何眼神接触,以防孩子兴奋。作者言之凿凿地说任何孩子只要严格按照她的方法训练,基本都可在满月时就睡整觉!
多么可笑的目标啊!只要是个人,总有一天都会睡整觉,自己亲生的宝贝,在他最弱小最需要你的时候拥抱他安抚他,即使夜不成寐,相比他漫长的一生不值得吗?
现在的妹妹,未经任何训练,哭就抱,饿就喂,满一岁就已自然睡整觉也不吃夜奶,想来六年前的那些夜晚,我到底在急什么呀!
写给正在纠结或未来会为各种养育问题过于着急,或者总在跟别人的孩子比的妈妈,放松自己也放过孩子,在心里对自己说:孩子,你慢慢来!
(节选至马伊俐微博)
03
哭声免疫法(Cry it out),是美国儿科医生Luther Emmett Holt在1894年发表的《The Care and Feeding of Children 》中提出的,到现在有120多年了。具体内容就是,当孩子有入睡困难,或者夜间醒来,无法入睡的时候,不去管他,让他在床上自己躺着,家长离房间。孩子会哭,但最终会哭着睡着。如此连续几天后,孩子入睡困难和夜醒后难以入睡的问题可能就会解决了。
哭声免疫法是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如果哭闹是有原因的,比如胀气、腹痛、口腔溃疡等等,就需要排除原因不能用此法。哭声免疫法也太过严酷,睡眠训练不是只有此法一种,所以慎用~!!!
3个月内的小宝宝严妈推荐亲密育儿,即孩子哭闹的时候,就去抱、哄孩子,让宝宝时刻充满着安全感,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慢慢的就会睡眠好了。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孩子自主睡眠是4月龄之后的事,3月龄内的孩子不需要自主睡眠哦,该怎么哄就怎么哄。
孩子4个月后,可进行睡眠引导:及时发现宝宝困(要入睡)的信号;给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使用固定的睡眠仪式帮助宝宝入睡。
入睡信号:孩子出现打哈欠,揉眼睛等时,及时帮孩子入睡。
良好的睡眠环境:营造温暖安静的夜间睡眠的环境。
固定的入睡仪式:可以通过给宝宝喂奶、铺床、换睡衣、轻柔的抚触、和宝宝说会话(睡前故事)等固定的一系列事情,让宝宝知道该入睡了,逐渐养成固定的入睡模式。
严妈说
婴儿期哭了就抱,饿了就喂,给孩子情感上的呵护、以及敏锐的回应,这样才能帮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信任感。
这也是孩子安全感建构的最重要一步。
对于育儿,严妈想只要父母始终需要把握一个大原则:把你的孩子看做一个生来就有着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心理需求的独立个体去看待。那么很多事情就不会迷糊!~就如同昨天的话题一样,不能让孩子为了听话而苛责,而是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合理引导!
最后说一句,睡眠训练不是虐待孩子,而是在充分爱孩子基础上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