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交通路况一个软件就能搞定、市区哪里拥堵手机上就能看见、大桥安全情况屏幕上就会显示……“十二五”以来,我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交通信息化建设,市区整体路网平均速度显著提高,市民出行越来越便利。公安部调查数据显示:智能交通系统投入使用后,市区路网平均速度提高9.71%,通行时间缩短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
飞机、火车、高速公路甚至公共厕所,通过一个软件,就能轻松查询。由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自主研发的“青岛交通”APP今年年初正式上线运行,岛城也成为继广州、深圳等城市之后,全国第6个提供城市级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的副省级城市。交通出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截至2016年底,青岛市的日均交通出行总量已达到铁路7.3万人次、民航5.4万人次、常规公交270万人次、轨道交通10万人次的总规模。
“青岛交通”APP首页各个功能选项采用陈列式布局,直观地展现各个模块内容,内容可根据用户喜好定制。市交通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个APP首次整合了青岛市域范围内13条高速公路实时路况和54个收费站封闭开通的实时信息,青岛所有高速全部接入,目前推出了“附近公交站”的功能,方便用户查找附近的公交车站,用户也可在地图上选取附近公交车站,查看途经该站点的各条公交线路上正在行驶的公交车数量和实时位置。输入公交线路,也可查看该线路上正在行驶的公交车数量和实时位置。 “青岛交通”APP整合了市区路况、实时公交查询、周边出租车查询、地铁、高速路况、服务区、收费站、加油站、火车时刻、琴岛通、旅游信息、出行规划、航班动态、机场大巴、船期查询、客运站、汽修站、停车场、驾校、快递查询、天气、公共厕所等20余项服务功能,涵盖了青岛市公交、地铁、自驾车、出租、铁路、航空、长途客运等7种出行方式。来自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青岛交通”APP安卓下载量达21838次。
每隔10秒,位于城阳区的青岛高速公路管理处机场分处监控室内,就会传来丹山、城阳南等3座桥梁的震动等数据。随着大型车辆的增加,为保证桥梁安全,该处率先在丹山等3座斜拉桥的斜拉索上安装了检测仪器,每天24小时不间断给桥梁做“心电图”。此前,该处每天都会安排人员对大桥进行检查。不过,受制于条件等因素,人工检查无法查看大桥斜拉索的应力和震动情况。为了保证大桥安全,市高管处在大桥斜拉索上安装了检测仪,通过电子芯片随时监控大桥的震动和应力变化情况。监控大桥的检测仪,只有手掌大小,外表和大桥颜色一样,呈暗红色。除了丹山特大桥,城阳南斜拉桥和青岛东斜拉桥也都安装了同样的检测仪器。这些检测仪器,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大桥的安全情况,它们所监测的数据,通过光纤随时传输到市高管处机场分处的监控中心。记者在监控中心看到,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查看3座大桥的车流情况。当工作人员点开另一个画面,则出现了一大堆的数据,这些数据,每隔10秒便更新一次。 “包括索力、应力和震动3种数据,每隔10秒便从大桥斜拉索传过来。 ”工作人员表示,检测仪器全天24小时不间断传输数据,如果任一数据出现异常,机器就会发出警报。
近几年,我市在智能交通方面投入巨大,城区智能交通投入资金7亿元,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管控系统投入资金2.73亿元,国省道以各区、市为建设主体,投入资金3.69亿元。我市智能交通建设已迈入国内先进行列,自2015年竣工至今多次获得国内外智能交通专业奖项。
我市是一个旅游城市,每到旅游旺季,一线交警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靠应急预案随时疏导应对。这种疏导指挥,总是“后补性”的。智能交通系统投入使用后,交警便可根据路况数据,提前进行疏导指挥,将拥堵化解于“萌芽”之中。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利用路口过车数据,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站过车记录系统,实现对旅游季节车辆种类、来源、轨迹的全面和精确掌控,从而便于交警部门进行专题深度挖掘和应用,规划出前瞻性的防堵方案。智能交通系统对于交警而言,就是一个大的指挥中枢。智能交通系统构造了一级接警、两级指挥、三级应用、四级勤务的指挥调度和勤务管理相结合的交通管理模式,从支队到大队再到中队最后到一线民警,形成了一个扁平的指挥网络,让警情传递得更快更广,能大大缩短处警时间。一个交警大队可以实现对本辖区内的警情、警力统一调度和指挥,市交警支队则对重点区域、大队边界、重大事故作重点关注,并监督检查各区市交警大队指挥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大体系,涵盖管理、应用等多个系统和平台。针对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应用,海信网络科技公司自主研发了“青岛市动态路况导航软件”,市民免费下载该导航软件,就可实时查询各类动态路况、交通事故、停车场、管制和施工信息等各类交通信息,掌握全市实时的交通路况,从而选择合适的出行线路,避开拥堵路段。
智能交通系统投入使用后,效果逐渐显现。来自市交警支队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3.03%、1.6%。基础保障水平明显提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4%。 2016年“三民”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交通出行”满意度达到91.07%,较2015年提升了8.8个百分点。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对青岛城市交通治堵工作的评价报告显示:市区路网平均速度提高约9.71%,通行时间缩短约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滴滴公司发布的《2016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中,青岛平均车速增幅超7%,排名增幅榜第3位。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发布,在全国60多个重点城市“交通延迟指数”排名中,青岛由2015年的第9位,降至第19位。
目前,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一期项目建设范围基本覆盖了市区(市南、市北、李沧)的各条干道、重要支路,主要包括智能信号机、监控、电子警察等各类设备3500余套,智能交通中的交通执法子系统已实现利用现有道路视频监控资源对10余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包括违法停车)的自动抓拍取证。城区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二期、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三期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拟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进我市城区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并将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向重点县乡道路延伸,形成覆盖城乡的智能交通安全网络。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