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下周最高14℃ ?!最易生病的季节来了!青岛人记住这几招就不怕!

来源:青岛大众网 作者:青岛大众网 2017-02-12 15:11:11 字号:A- A+

 前两天青岛刚刚下过了雪

  这几天还冷风嗖嗖滴~

  突然有人问我,14℃了咱们该穿啥?

  本周青岛地区接连受到冷空气影响,虽然没有达到寒潮的标准,但给人感觉这个星期一直都是冷天。据市气象台专家介绍,下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回升明显,17日到19日,将有两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岛城。

  究竟温度能多高?

  后退!

  后退!

  后退!

  小编可要报天气预报了!

  未来一周,岛城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没有明显降水。17日到19日,有两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前期气温回升,其中14到16日,气温回升较快,最高气温沿海地区可以回升到10℃左右, 内陆地区14℃左右,最低气温可以回升到4℃到5℃,后期17日~19日,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最高气温可降至5℃左右,最低气温沿海地区跌至-1℃左右, 内陆地区-4℃~-2℃。前期南风为主,风力3~4级,后期17日~19日冷空气影响时北风较大,内陆4~5级阵风7级,海上6~7级阵风8级。

  你没有看错

  挺过这几天青岛就要升温了

  下周二到周四的最高温是14℃!!

  Oh,yes! 我们终于可以美美哒出门玩耍啦!

  可是。。。

  14℃

  14℃

  14℃

  小编还没来得及减肥啊!

  就要穿春装了?

  重点来了!

  现在这个季节穿衣服可有大学问!

  快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市气象台薛台长提醒说,未来的天气,虽然不再像寒冬腊月那样寒冷了,但是岛城仍然处在冬季,低温天气仍会出现,大家在着装上要注意适当地“捂一捂”,注意保暖。此外,“雨水”过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也容易随风传播。温度和湿度,可以直接影响病原体的繁殖以及在环境中的生存时间。

  正作为”春捂秋冻“

  大家还是要注意保暖啊~

  同时,春季是很容易生病的季节,

  小伙伴们一定要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及家人!

  小编先给大家支几招!

  一、忌“春捂”不当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但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靠着火力壮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春捂”有三大要点:第一,别急着“换季”。冬季衣物先别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换季。第二,随时增减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变动大。可以带件衣服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毛毯,避免寒气损伤阳气。第三,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二、忌上火就用解毒丸

  “刚到春天,我的口腔溃疡就没消停过,吃了牛黄解毒丸也不顶事儿!”刘小姐郁闷地抱怨道。其实在专家眼中,一上火就乱用降火药,是最大的“灭火”禁忌。

  春主生发,燥是一大特点,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要根据“火种”来灭火。比如牛黄解毒丸对降实火,也就是伴有大便干结的症状有用,但对因脾胃虚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预防上火应做到每日多吃果蔬、多喝水、规律排便等,还可喝点菊花茶、金银花茶。

  三、忌一犯“春困”就睡

  在春日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进而招惹到“瞌睡虫”。但一困就睡,却对健康很不利。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惫。

  解决春困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黄帝内经》提到:“夜卧早起”。就是说春季可以稍晚点睡(晚11点),但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起床后不妨伸个懒腰,做做干洗脸,按摩太阳穴和涌泉穴。散步则可以放在午饭过后,在阳光下走30分钟左右,然后再睡个不超过30分钟的午觉。

  四、忌吃得太酸、辣

  “春夏补阳”是《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推崇的养生准则,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吃得太酸、太辣都会损伤阳气。

  中医讲春为肝气当令,它有利于调节各大脏腑的功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易伤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发肝气而补益脾气。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过量;而香菜、葱、蒜、莲子、大枣、山药等也很适合春季吃。此外,应告别冬季养生式温补,改以健脾胃。要少吃发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鱼、虾、蟹、羊肉等,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五、忌一套护肤品用到底

  春天的外部环境和皮肤状况与冬季有很大差异。春季粉尘飞扬,皮脂腺分泌旺盛,紫外线含量较高,如果沿用一套护肤品,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护肤效果也大打折扣。

  春季应循序渐进地更换护肤品。气温上升后,可将适合冬季用的油性霜剂,换成少油补水的乳液。春天紫外线较强,护肤最重要的是补水和防晒,敏感肌肤更需注意。

  六、忌宅在家里不出门

  冬季强调静养,但春季相反,应动养,因为“动则养阳”。经过冬三月的收藏季节,人们应多做户外活动,对健康十分有利。

  春主生发,在出游时,最好用鼻子呼吸,一方面能阻挡一部分有害物质“病从口入”;另一方面鼻黏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干燥寒冷的空气有加温、加湿的作用。雾天污染物较多,最好别出去锻炼。另外,春季运动要有度,早春时节,身体各器官功能还处在较低水平,此时不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要从舒缓的运动开始,如慢跑、步行、放风筝等。

  七、忌心情低落、起伏大

  春季养阳重在养肝,中医上讲调理情志是养肝重要的一环。如果整日郁郁寡欢,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引发腹泻等问题,若是过于愤怒或兴奋,又对脑血管伤害很大。

  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还应做到开朗豁达,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当按捺不住要发火时,最好做几个深呼吸,暂时离开争吵现场;春天还可以养养花草,以保持心情愉悦。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青岛微运营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