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
青岛新闻城市档案区市撷英城市印象魅力青岛影像青岛青岛风光青岛概况
青岛居民健康指标处全国前列
2017-02-10 09:38:19 青岛早报

    2016年7月,患有骨刺的万秀芳老人到医院复诊时惊喜地发现,自己要负担的药费比上个月省了20多元;2016年底,患心衰的“老病号”徐西宁大妈出院时发现,住院的花费比去年少了一半多;春节前,胶州里岔的糖尿病人刘慎贞躺在自家炕头上,接受签约的家庭医生上门巡诊……

    自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57所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老医院迁建“升级换代”,三甲大医院实现市内扩张,智慧医疗高效便捷,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医圈百分百实现。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92岁,人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国前列,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关键词·深化医改

    公立医院改革为市民省14.69亿

    2016年7月1日,右腿患有骨刺的万秀芳老人从流亭坐公交车到市第八人民医院复诊,并在医院买下一个疗程的药。万秀芳发现同样的两种药,上个月医保报销后需要自付205元,当天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她只需要负担179元,省了26元。

    最近5年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我市被国家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自2013年2月1日起,黄岛区、即墨市8家试点医院正式取消药品加成,按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 2014年10月1日,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15家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截至2015年底,23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共向群众让利3亿多元,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2016年7月,我市57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展开,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规范药品集中采购,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首次出现双下降,共为群众减少药费支出14.69亿元。组织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减轻群众负担5040万元。

    我市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政府办15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88个纳入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和34个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省网采购基本药物共约15.89亿元,减轻市民用药负担4.77亿元。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62.05亿元,减轻市民用药负担9.30亿元。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基本药物累计为市民减轻用药负担14.07亿元。

    关键词·分级诊疗

    居民享受步行15分钟就医圈

    5年来,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对家住浮山后四小区的市民刘清平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家附近的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来越多,他和家人看病更加方便了。2011年到2015年期间,我市规划建设医疗卫生项目总投资82亿元,新增业务用房120万平方米,增加病床9060张。市级医学中心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陆续完成,市海慈医疗集团国医堂、市中心医院病房楼、市妇儿医院(一期、二期)、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西海岸医院等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即墨、莱西、平度等6个县级医院扩建工程全部完成,医院规模和服务能力均达到三级医院标准。2016年,我市就医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建设,市立医院东院二期和青大附院东院区综合病房楼主体竣工,新增床位900张。市八医东院区、眼科医院新院区项目落地。

    此外,截至2015年,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7家、镇街卫生院107家、村卫生室4734家。 2015年,公立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近1600万人次。我市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医圈百分百实现。

    为加快实现病有良医,全面提升我市医学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2016年,我市与四川华西医院、北大医院和澳大利亚圆美溪国际医疗集团、韩国延世大学医院等28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42个学科、团队合作,引进196名紧缺高层次医学人才,招聘医学博士169名,医疗卫生院士工作站达到6个,市民在青岛就能得到国内外优质高效的医疗技术服务。

    关键词·智慧医疗

    市属医院实现就诊“一卡通”

    5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智慧医疗初显成效。“80后”市民崔晶晶发现在青岛看病,现在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挂号、预约、缴费等很多程序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了。

    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信息显示,近5年来,我市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卫生院的基础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初步建成,完成了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妇幼保健平台和村卫生室工作站系统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水平,实现了患者诊疗和住院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全市电子健康档案资源库基本搭建完成,为信息惠民和智慧健康提供了基础保障。

    2016年,我市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建设覆盖全市居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完成预约门诊360万人次。所有市属医院实现就诊“一卡通”,市民在不同医院可实现统一预约挂号、诊疗缴费通用、检验结果互认。此外,我市还启用了“120”互联急救移动终端,实现了标准心电图实时采集传输和远程阅读诊断。

    关键词·全面两孩

    去年医疗机构接生增长84%

    怀孕4个月的“二孩妈妈”周君瑜是高龄产妇,她很担心自己生孩子时会遇到生育高峰,医院产科会 “一床难求”。5年来,我市平稳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稳妥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引导群众科学合理生育,有序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改革,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保持在正常范围。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覆盖全部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住院分娩补助制度等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2016年,我市合法生育率达到97%以上,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我市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生育高峰,合理调配医疗服务资源,增加产科床位和岗位人员服务能力供给,全年医疗机构接生可达14.6万人,比2015年增长84%,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建立市、区(市)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保障了生育市民特别是高龄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开展孕前检查、“两癌”筛查(宫颈癌、乳腺癌)等12项妇幼健康免费服务项目,惠及群众40.82万人次。完善落实计生特殊家庭扶助保障政策,为外来人口提供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230多万人次。创新规范计生基层工作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和按需服务,计生工作逐步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型。

    5年来,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从2010年15元提高到2015年50元,新增了老年人、儿童、高血压高危人群、精神病患者等免费服务项目,将流动人口纳入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范围。深入实施健康促进行动,黄岛、崂山、李沧三区被评为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城阳区被评为省级示范区。

    关键词·家庭医生

    360万居民有了健康“守门人”

    2016年7月2日,躺在自家炕头上的糖尿病患者刘慎贞突然心率过速,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马上开始报警。签约家庭医生苑宝禄随后赶到及时诊治。 2016年,我市发挥医联体建设、集团化发展的载体作用,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落实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共有2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服务团队1768个,签约居民360万余人。

    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规划建设32处镇街中心卫生院,11所镇街卫生院入选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810名,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新建99家中心村卫生室,方便农村村民就近就医。近年来,我市加强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城乡对口支援工作。 2016年,我市建成各种形式医联体487个,派出3012名医务人员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门诊服务12万人次,开展手术1363台次,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民可以就近享受大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专家诊疗服务。在青岛当乡医也成为一件很幸福的事,我市通过财政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乡村医生实施补助,2015年增加投入约1.6亿元,全市每名在岗乡村医生年收入增加近30%。

    关键词·中医药

    37家医疗机构组建 “中医航母”

    2016年12月,《青岛市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发布,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作为由37家医疗机构组成的 “中医航母”正式起航。近5年来,我市中医药事业迈出新步伐,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在全国率先试行门诊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报销,推行特聘中医专家存案制度,试行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不断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共建成5个“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区、80个国医馆、100个中医专病 (专技)特色门诊、189个中医特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6年,作为全国唯一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我市出台10多项中医药扶持政策,全市所有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实现了中医药服务的全覆盖。

    2016年,我市形成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联结合、养医签约、两院一体、居家巡诊”六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167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家巡诊服务,62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我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打造出闻名全国的医养结合“青岛模式”。

    数字新闻

    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比2010年提高0.82岁,婴儿死亡率由3.48‰下降至2.885‰,孕产妇死亡率由9.09/10万下降至1.39/10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继续处于全国前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6年7月,我市57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展开,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规范药品集中采购,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首次出现双下降,共为群众减少药费支出14.69亿元。组织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减轻群众负担5040万元。

    “十二五”期间,我市孕前优生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11年到2014年,完成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75.24万人,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5.47万人,补助率98.85%,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12.17万人,补服率接近100%;补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中央专项3700例。

    自2011年以来,我市累计为18万多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防龋,开展免费孕妇产前筛查17万人次,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19万人次,筛查率达99%。

    我市建立八处爱心献血屋,无偿献血者献血已经有140余万人次,平均每年约有10万人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年采血30余吨。青岛市连续19年9次荣获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百姓故事】

    住院花费减了一半多

    78岁的徐西宁老人是青岛外事服务学校的退休教师,她患心衰、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已经13年了,每年的4月和10月季节交替时,她都会到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给自己的心脏做一次 “保养”。 “作为一名资深的‘老病号’,我能够切实感受到,5年来青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给我的实惠,我家周围的医院越来越多,看病越来越方便,需要自己负担的医药费却越来越少了。 ”徐西宁说。

    徐西宁家住乐清路附近,周围不仅有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这样的大医院,还有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科诊所,无论是看感冒、咳嗽这样的小病,还是看心衰、支气管哮喘这样的大病,都非常方便。 “青岛阜外医院在2016年启用了新大楼,不管是病房的环境,还是医疗检查设施都提高了很多。 ”徐大妈说。她拿出了2016年和2015年两年的住院收费一览表做对比,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用药都很类似,2015年她两次住院,需要自己负担的医药费是4000元,而2016年只有1800元。 “2015年,医院CT、核磁共振等检查费就已经大幅度地降过一次价了,2016年下半年,公立医院又取消了药品加成,药费又降了一截,我们这些患者确实得到了实惠。 ”徐西宁说,住院花钱少了不说,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比以前更好了,医院还从北京、上海等地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来青岛看诊或者会诊,她在青岛看病就更放心了。

    除了在医院住院方便了,徐西宁老人在家里看病同样很方便。老伴去世后,徐大妈成了独居老人,儿女和医护人员都担心万一她独自在家时突发心脏病,会有危险。徐西宁大妈说,这两年她住的小区附近开了一家呼叫门诊,打一个电话就能把医生请到家里打针看病,给她和家里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青岛新闻 更多
城市档案 更多
区市撷英 更多
电子报刊 更多
茶都信阳 正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青岛风光 更多
穿行花海
影像青岛 更多
2015世界休体大会
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