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路德占时期名为“上海街”,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改称“上海町”,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将此路正式命名为“上海路”。
鲍岛东山之上,原是一片荒岭,德占青岛后,在山梁上修了上海路,与俾斯麦街(江苏路)相衔接,西行通过胶济铁路至港口。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路的南半段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学街。那时的青岛仅有七所中学,在这条街上聚集着其中的三所。
旧时,上海路的车辆和行人稀少,但在早、中、晚的上学和放学时间,学生们熙熙攘攘,人流如织布。那时,凡在上海路看见著长衫、围长巾、腋下夹着洋装书的学子,都是礼贤中学的学生。礼贤北邻是尚德小学,此外,还有文德女子中学在济阳路7号,崇德中学在上海路与阳信路拐角处。
关于礼贤中学,是当时德国传教士Richard Wilhelm来青岛后,学习中国文化,深深敬佩之下,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尉礼贤,字希圣,自称山东人,信儒教。1900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以自己汉文名字命名叫礼贤书院,设在胶州路上自己家中。
1901年开始在上海路兴建校舍,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较早出现的中学。解放后改为青岛九中,是全国现存的“百年老校”之一。
罗大佑的一首《皇后大道东》,让香港皇后大道声名远播,在青岛,其实也曾经有一条皇后大道。
这条路就是青岛现在的武定路,现在这条路不是太有名了,当年它却是青岛城市建设早期的重要马路,初名奥瑟琳·奥古斯特街,以德国皇后的名字命名,所以也叫皇后街,单从路名上也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武定路是早期由青岛区去大港的主要通道,经今江苏路、上海路、武定路、包头路而到港口。专为港务和铁路配套的仓储、货运和贸易区,也是旧青岛对外经济的一个重要枢纽。这一区域不同于老青岛一般的“里院”建筑,而是青岛“港口居住区”的一个典型。
老青岛市民对“刘子山”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刘子山是旧时青岛“四大家族”之首。因其资产、房产众多,因此人称“青岛首富”或“刘半城”。
至今,武定路、甘肃路、上海路一带的老房子,就是当年刘子山成片开发建设的一个区域,在这一带几乎都是单栋的别墅,且每幢建筑的多立面、叠檐式和门楼、山花的多样性,也从另一个角度诠注着青岛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目前这些建筑除了部分被居住者改装过外,基本保持完好。
上海路-武定路街区内经历了青岛港-城联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建筑形式多样且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城市风貌,是青岛市井文化的体现地,见证了民族资本的启蒙发展。
街区现状为居住区,上海路以北为以别墅住宅为主,上海路以南以里院住宅为主。
街区道路为网格形,地形北高南低。道路宽度较窄,沿街建筑的高度与道路的比例协调。街区核心保护范围西以陵县路、聊城路为界,北至宁波路,东沿武定路、上海路,南至夏津路,总面积8.8公顷。
街区建设控制地带西至聊城路、甘肃路,北至胶济铁路,东至乐陵路、铁山路、包头路、热河路,南至胶宁高架,面积约为66.4公顷。
庭院保护上,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所在的庭院,街区内共有39处保护庭院。
区域更新上,街区规划以居住功能为主体,兼有办公、商业、社区服务等功能。允许居住用地兼容商业服务业、公用服务设施,并鼓励居住用地向商业服务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公益性用地转型。
站在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高处俯瞰青岛美景,会看见部分由红色几何形状构成的建筑群,它就像一个硕大的迷宫公园,让人们想进去一探究竟。它是那样的层叠而不凌乱、那样的格格不入又完美和谐。
“里院”是一种神奇的建筑模式,老青岛都叫中山路一带称为“街里”,其中“里”便是里院,也就是高处俯瞰像迷宫一样的几何图案建筑,是一种融合了中西方智慧的高效能建筑。
殖民历史和城市发展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移民文化特点。外来人口根据身份、地位、财产等的不同被划分出不同阶层,由此衍生出不同形质的建筑与之相匹配,并且地域指向也相一致,就是所展现出的洋楼文化和里院文化。
里院文化的最初雏形出现于1900年,当年青岛在殖民时期,德国殖民者对青岛华人区(鲍岛区)的规划非常细致,逐渐发展出了一种四周住人,中间合围天井为市的建筑,随着建设经验的逐渐增加,这种在中国独有的建筑逐渐得到完善。
1914年高密路的“广兴里”获得施工许可,使得这里成为了里院的标杆建筑,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
随后的日子里,各种样式的里院越来越多,因为设计功能上的原因,使得有里院的地方成了商业气息最浓的区域,也成了展示老百姓的市井百态的舞台。
像这种可以居住,又可以当市场的场所,和今天的城市综合体何其相似,简直就是城市综合体的鼻祖。
里院大多数都有一个风雅的名字,这里面不仅仅体现出了建筑者的心态,更诠释者居住着的向往。
漫步在这些老楼的内外,除了感受青岛的市井文化,还能获得风雅的精神洗礼,而它们也见证了民族资本的启蒙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