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2月1日讯 12月1日,“工匠精神 山东制造——‘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探访这个拥有4000多种不同类型的手工具“王国”。威力集团总经理于金汕告诉记者,集团能在公司规模、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出口创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离不开在车间一线那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匠心”师傅。
滕念波,1990年从哈工大(威海)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干电工,这一干就是26年。从1990年到2016年,滕念波也从小滕变成了老滕,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成熟为一位技术全面的车间主任。
刚工作的时候,滕念波是车间里的唯一大学生。大学毕业工作的第二年,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引进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的电镀流水线。当时公司没人能弄明白编程,便派滕念波去无锡设备生产厂家学习。
“以前从来没接触过PLC,脑子里依然是模糊的,就在工作中不断的实践,不管白天和晚上,什么时候出问题什么时候到现场,逐渐掌握了PLC编程。”滕念波说,自己现在已经迷上了编程这项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从无锡回来后,滕念波在工作中结合自己学过的数字电路技术、模拟电路技术、单扳机技术,通过维修数控线切割机床、电火花加工机床以及各种数控机床,掌握了数控技术、变频器、伺服驱动放大器及伺服电机驱动等技术,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熟练使用。
“过去需要三台机床,需要三次装夹,三次加工,现在这些繁琐的工序大为压缩,效率提高数倍。”一名工人指着滕念波改造制作的H柄三工位钻铣数控机床告诉记者,原来加工需要一台钻床和两台铣床,现在集中在一台组合机床上做,极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操作螺纹磨床是个技术活,过去手摇操作刀具,稍不留神,产品就废了。看到工友劳累的样子,滕念波就思考:能不能编制一个程序,控制螺纹磨床数控自动进刀,这样不仅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没有废品产生,而且工友们不再需要手摇操作了。滕念波用了两个周编制了新程序,使一名工友可以操作三台机床,而且工作量大大减少。
怀着对工友们的关爱和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滕念波一次次将“灵魂”注入那些机械,让这些钢铁家伙成了有“头脑”的智慧工具。
八工位组合机床是威力工具的保密设备,它是威力工具自己研发的“秘密武器”,一直谢绝外界同行的参观和学习。这个机床的制造成本就高达70万元,一台设备即可完成8道工序。然而,机床制造出来,没有程序也不行。公司原来想请上海的专家来编制程序,但是上海的专家没见过这种新设备,摇摇头走了。公司于是就将编制程序的担子交给了滕念波。滕念波经过三个月的编制,终于将程序编制出来。而且,他将程序通过用触摸屏和PLC组合,机床的所有操作都可以在触摸屏上完成,使操作变的简单生动,通过PLC的程序,又实现了自动状态下的一键操作,让预先设计好了的程序自动完成,生产效率一下提高了3倍,并且节约了近200名操作工,年可节约资金达500万元。
滕念波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实践技能,同时利用自己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滕念波1990年进厂,1993年担任电工维修班长,2000年被提拔为负责维修和技术改造的电工车间副主任,2008年负责车间全面工作。“积极推广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其转化为生产力是我们技术人员应尽的责任。”滕念波说,对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改造,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质量效益,同时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添光增彩。(张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