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类 > 正文

“工匠精神”托起品牌大旗 成功缔造“东营经验”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张进刚 2016-11-30 14:38:07 字号:A- A+

    青岛新闻网11月30日讯 东营,一座年轻的城市,石油之城,生态之城!是万里黄河如海的地方。过去曾有谚语“夏秋白茫茫,春冬风沙扬,处处不见树,山东北大荒”形容东营的环境。1961年,“华八井”喜获工业油流。胜利油田随之发现。五十年弹指一会间,在这里油田和地方携手共进,不仅建立起陆上第二大油田,也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

    11月29日下午,“工匠精神 山东制造——‘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山东这座最年轻的城市,探秘东营的崛起之路。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境内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从此,拉开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打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为纪念这一高产油井打出之日,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3年10月15日,召开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东营市正式挂牌。

    30年的历史变革,东营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将制造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重要支撑,摆在突出位置。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4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万亿元、利税1302.9亿元、利润853.7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一批规模大、质量好的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223家,过100亿元企业有32家,华泰、万达、方圆、大海和利华益等5家企业集团超过500亿元。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3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7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9家,东营全省百强企业总量超过了全省总量的1/5(22%)。

    品牌建设:作为经济转型重要抓手

    东营市委、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并将其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建设带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以品牌提高发展效益,现在东营的品牌建设已经呈现出品牌数量逐年增加、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东营已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个、省长质量奖3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3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山东名牌产品138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9个、中国驰名商标32件、山东省著名商标92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95件、地理标志商标4件。

    在食品领域,拥有2个山东老字号,黄河口大闸蟹、花官大蒜等6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其中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达到14.98亿元。

    在进出口领域,建成了“国家级出口轮胎质量安全示范区”1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个,成功创建了“全国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在工程领域,拥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个、国家优质工程奖银质奖1个、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泰山杯”奖44个、东营市建设工程质量“金洲杯”奖314个。品牌建设的扎实推进,有力地带动了东营质量水平提升。

    部门合力:协调配合推进品牌建设

    东营在品牌建设方面,有关部门、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品牌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发改部门将服务业品牌建设列入了《东营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质监部门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质量、标准化、计量服务,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大力推行卓越绩效管理,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

    工商部门积极落实商标品牌战略,深入企业听建议、解难题,支持引导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和保护。

    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扎实开展“好品山东”品牌提升专项行动,全市已有1033家企业入驻“好品山东”平台;组织26家企业参加“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东营开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万达集团分获银奖和铜奖;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推荐新发药业有限公司和山东恒业石油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上报了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促进了企业质量品牌能力的提升。

    商务部门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开展ECE、GCC、ECED等国际认证,加大自主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有效提升了东营市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主导产业品牌的国际知名度;现正在调整市级外贸政策扶持方向和重点,将在国际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体系认证、标准制定、品牌推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了东营市十大名优农产品评选活动,评选出半球牌小麦粉、驰中牌肴驴肉等10个品牌;积极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垦利大米、垦利黄河滩区小麦等2个农产品被认定为地理标志商标。

    市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意见》,引导各银行机构创新业务品种,开展以商标权、专利权为质押标的的融资业务,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10.5亿元,抵押商标权44宗、专利权19宗。

    食品药品监管、海洋渔业、林业、科技、旅游等各有关部门也立足各自职责,扎实推进品牌建设,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品质打造: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依托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经形成了集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内外贸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东营地处油田腹地,优势得天独厚。正是凭借如此便利的条件,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厚积薄发,发展强劲。目前,东营的石油装备制造主营业务占全国行业的1/3,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2008年11月,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授予东营市“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称号。

    东营在此期间崛起了一大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的优势企业。科瑞集团是一家集高端石油装备研发制造、油气田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油气EPC工程总承包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油气设备生产和服务提供商。近年来,以山东科瑞为领航的中国油气行业民营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制造能力的提升,取得了巨大成绩,尤其是在氮气增产技术、氮气设备制造以及氮气增产服务方面位居全球领先地位。从业十几年,科瑞集团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加强人才投入,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掌控,一项项尖端技术的突破不仅令同行侧目,同时也赢得了海外市场的青睐。科瑞集团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实现了成本的良性控制,凭借着超值的性价比,科瑞集团成为了全球多家石油企业关注的中国企业。

    万达集团是一家集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码头物流、金融贸易等产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企业拥有总资产800多亿元,占地600多万平方米,员工13000多名,连续8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

    万达集团总裁曾经说过:“品牌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支撑,没有品牌就没有主动权,也就没有竞争力。”如今的万达集团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经历了早年吃亏,奋起直追的过程,着力实施商标战略,做到了产品销售到哪里,我们的商标就抢先注册到哪里,目前公司拥有国家各类专利200多项,注册9件马德里国际商标,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占到70%,产品远销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

    东营良好的发展环境。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东营各级部门也都把加快石油装备产业发展作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推进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

    如今,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这艘航母正向着“打造世界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个方向加速前行、全力开进。

    转型提升:传统制造产业再发力

    现在东营正在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跨越。东营着力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施技术改造,增强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重点改造提升化工、造纸、轮胎、轻纺等优势产业,促进生产技术高新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发展模式生态化。

    功能陶瓷材料是我国制造业中一个的细分行业,但经过多年深耕,让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功能陶瓷等先进材料领域的研发、生产等多方面“追求极致”,诠释了蕴含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工匠精神”。

    “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不断改善工艺,对工艺流程精益求精,对产品性能追求完美和极致,这是每个国瓷人秉承的一种职业信仰,也是流淌在每个国瓷人血液中、深入到每个国瓷人骨髓中的敬业精神。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是每个国瓷人信奉的工作准则。小到一个坩埚,大到一台釜,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严谨的态度和对工艺品质追求不懈,国瓷人研发出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和技术,实现了电子陶瓷材料的国产化,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二家能够生产高档纳米级钛酸钡的厂家,也是国内最大的高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钛酸钡系列产品和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用系列功能陶瓷材料的生产商。

    很多人都知道山东东营有个大王镇,这里是山东省惟一列入全国“扩权强镇”改革的试点镇,大王经济开发区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在乡镇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种种历史机遇在大王镇交汇融合,把大王这个制造业重镇推上了更高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定位。

    华泰集团是大王镇的标志性企业,是一家以造纸为主的全国500强企业。以生产白板纸和文化、生活用纸闻名遐迩的华泰逐步转产高附加值的高档新闻纸、包装纸,十几年来先后投资近100亿元,从德国、芬兰、奥地利等国全套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高档彩印胶印新闻纸生产线,改写了国内高档新闻纸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目前,华泰年产新闻纸200万吨,新闻纸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的60%,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华泰集团新闻纸生产车间,全封闭的高档新闻纸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偌大的车间只有几十个工作人员在不停地忙碌着,在电脑控制室里,两名工程师密切注视着电脑屏幕。据了解这是华泰引进的一条45万吨的国际顶尖的高档新闻纸生产线,只需要160多人。该生产线安全、环保、节能、高效,整个工艺流程实现了水的全封闭循环利用,一吨纸仅耗8立方水,是传统纸机的十分之一。

    黄蓝发展:培育新兴高端绿色产业

    东营,是一座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工业城市。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东营市决策者深刻意识到发展转型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发展绿色经济、高端产业,撑起了城市的未来。

    东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东营人没有满足,而是把眼光放得更远,瞄准“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为城市长远发展积能蓄势。东营将合理布局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利用,支持开发生物质能,实施地热能应用示范工程、农村沼气推广工程,搞好废弃余热综合利用。

    秉承“质量让用户放心、服务让客户满意”的企业宗旨,山东海利丰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项目运营中心,根据合作模式的需要或客户要求,承担项目的运营服务。截止到目前,山东海利丰已运营22个供热项目,覆盖面积超1500万平方米,并且还设立了全国服务热线,24小时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此外,海利丰大力实施区域性战略合作模式,与东营市、滨州市建立了区域性战略合作关系,承担了区域性的地热能利用项目,通过连片、区域合作开发的形式,与政府、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传统项目承揽向多元化区域市场开发的完美转型。目前,海利丰正在与山东诸城、新疆、内蒙、甘肃等多地洽谈区域合作,将该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作为一家技术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可谓是生命之源,而海利丰更愿意把这种创新看作是自然业务的“延伸”。从一家油田单位转型成为市场化运作高科技公司;再到能源体系供应商,每一次转变都具有革命性。

    作为东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头兵,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以扩大优势新兴产业规模、抢占竞争制高点为目标,不断加大引资、引智、引技力度,打造技术、人才、资金三大支撑平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东营这座以石油工业著称的新兴城市,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坚持政府主导抓质量、为品牌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撑。如今的东营在商标国际注册、创建自主品牌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营经验”。今年,郭树清省长、夏耕副省长在省工商局呈报的《关于在全省推广东营经验以商标国际注册为突破口培育自主品牌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夏耕副省长就国际商标注册工作专门来东营进行了调研。

    今年国家把“工匠精神”放在如此高度去谈,引起全体制造业者的重视,现在,在东营这块创业创新的热土上,处处彰显着蓬勃生机和活力。“质量强市人人参与,质量成果全民共享”在东营政府的严管与引导、行业的自律与创新、企业的坚守与传承、工匠精神的回归与发扬下,“东营质造”与“工匠精神”必将成为城市新品牌,成就东营制造业发展新跨越。(张进刚)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叮当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