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21日讯一粒米能干啥?在很多人眼里,米就是用来吃的。可是在今年8月的APEC小农和中小企业粮食减损失技术、经验相关研讨会上,益海嘉里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王巍介绍的“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让与会代表吃了一惊。在益海嘉里,他们将水稻加工成金龙鱼大米,副产品米糠用来提炼稻米油,从米糠油副产品提炼的脂肪酸、米糠蜡、米糠脂、谷维素、阿魏酸等,被广泛应用于专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妆品等行业,将传统加工业抛弃的稻壳用以燃烧,利用成熟的技术进行发电,可完全替代化石燃料,节约能源,从稻壳灰中提取的白炭黑是纯天然的可再生资源,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和轮胎橡胶等行业。
长期以来,中国水稻种植加工大多处于分散种植、粗放加工、产能低效的状况,水稻加工产业亟待升级。益海嘉里自2006年在黑龙江佳木斯建立第一个水稻加工生产基地起,就坚持对水稻加工行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于2008年首创了全球领先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科学助力节粮减损,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其中,订单农业是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首要的一环。益海嘉里通过优质品种、优良产地、优价收购、优化技术的四优订单农业,将种植、收储、加工、消费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农业产业效率低下难题。截至目前,益海嘉里已经在全国八大主要水稻种植省份,建立了29个优质水稻生态基地。
据益海嘉里提供的数据显示,订单农业模式可使每吨水稻增收220元,按其年均水稻加工量300万吨计,共增收约6亿元。如果推及全行业,按我国每年水稻产量2亿吨计,可增收约455亿元。
按照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在规模化加工的基础上,除了生产优质的金龙鱼系列大米外,经过米厂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糠可提炼并生产加工为稻米油。从米糠油副产品提炼的脂肪酸、米糠蜡、米糠脂、谷维素、阿魏酸,被广泛应用于专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妆品等行业,高效利用资源。而最有技术难度和科技含量的是将稻壳发电,稻壳灰制取活性炭和白炭黑。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最终我们做到将稻壳作为燃料在专用发电锅炉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益海嘉里米业生产总监李超表示,每吨稻壳的发电量相当于0.65吨煤的发电量。
李超告诉记者,每加工一吨稻壳灰,益海嘉里可获得约800元利润,按目前每年可以用3.6万吨稻壳灰计算,可盈利2280万元。“目前,我们利用稻壳灰制取活性炭、白炭黑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也已应用于实际生产。”
2016年7月,世界三大轮胎巨头之一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益海嘉里合作,使用稻壳燃烧灰烬制取的白炭黑生产绿色节油轮胎,通过行业跨界联合,推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目前益海嘉里的水稻加工能力只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1%,生产的高分散补强剂级白炭黑远不能满足绿色环保轮胎制造的需求,全球每年生产超过十亿条轮胎,可见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我们热切期望益海嘉里利用稻壳灰制取白炭黑的技术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王巍表示。
对于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对每一粒稻谷的“吃干榨尽”模式对世界稻米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如果能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将会对全球农业变革产生深远意义。”该业内人士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益海嘉里还研发出大豆循环经济模式和油脂化工循环经济模式。在益海嘉里大豆循环经济模式下,一颗小小的大豆,在一个个车间与工厂里辗转腾挪,除了加工出豆粕、榨出大豆油这些人们熟悉的初级加工产品外,大豆优质的植物蛋白以及初加工产生的副产品经过精深加工,生产出包括酸化油、豆皮颗粒、大豆磷脂、糖蜜等在内的203种产品。
由于油脂精炼过程中会产生皂、油角、废白土等废副产品,为了把这些废副产品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益海嘉里专门投资建立了再生资源开发和油脂化工加企业,进一步完善粮油加工产业链。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开拓进取,整合并延伸产业供应链,实现了从压榨、精炼、小包装油到油脂化工等的油脂全产业链科学循环运行。
产业链的延伸,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这一切都要依靠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益海嘉里的循环经济模式使得原材料从进来到出去,没有一点儿浪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