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为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些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刊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辛鸣教授,请他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予以解读。
《领导文萃》:目前,全党正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请您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
辛鸣: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博大精深,高屋建瓴,这些讲话既描绘了未来中国美好蓝图,又勾勒出今日中国发展的大战略。不仅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雄才大略与使命担当,更形成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理念。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全党提振精气神,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很有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我们可以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梳理提炼出“四大关键词”,通过“四大关键词”来把握总书记讲话的总体要求,领会其精神实质。“四大关键词”分别是: 中国道路、中国梦、改革开放、从严治党。
中国道路:重申中国社会的道路自信
《领导文萃》:我们注意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最为强调的也是在其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可以说是总书记讲话中最大的亮点,最核心的话语。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这样重视中国道路?
辛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的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道路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路决定命运
我们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自信,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它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当年就讲过,其实中国是特别愿意向西方学习的,可是学来学去,老师老是欺负学生,我们只好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且是由我们自己走了出来。这样的道路是好是坏我们自己最清楚。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很形象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我们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远流长。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二)道路的坚持、发展和“接力”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针对目前党内和社会上一些割裂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是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认识和评价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两个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厚此薄彼和虚无历史的态度都是要不得的。
尽管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基本要求仍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比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框架的认识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增加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十八大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这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而且更加有利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性。
(三)坚持道路自信,更要道理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的确,经济建设锻造的是经济社会的硬实力,意识形态工作涵养的是一个社会的软实力。如果没有意识形态这一软实力的相辅相成,不仅硬实力不可能充分展现发挥出来,甚至还会影响制约硬实力的形成与壮大。中国道路为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与前所未有的兴盛,但是质疑唱衰否定的声音不绝于耳,以至于让相当多的群众也犹犹疑疑。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工作失之于软、失之于弱、甚至失之于无,结果一些无稽之谈乃至别有用心的杂音就开始甚嚣尘上。要改变这样一种被动的局面,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就成为我们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实践出道理,大实践出大道理。既然有了“中国道路”,当然就要有“中国道理”。所谓“中国道理”就是用“中国话”,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我们走的道路背后的理论依据,给大家讲清楚、讲明白,不是言必称外国人怎么想,动不动西方人怎么说。
如果不能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好,我们的制度选择为什么优越,我们的奋斗理想为什么真实等等,这些事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事关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大问题从逻辑上讲清楚、讲明白,就谈不上领导权与主动权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正大光明而不是遮遮掩掩,言行一致而不是言不由衷,一以贯之而不是欲言又止地向我们的群众乃至向世界讲清楚、讲明白。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领导文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要有源头活水,这就是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改革开放的立场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间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把改革开放提到这样一个高度?
辛鸣: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刚刚当选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就旗帜鲜明地向全党发出了推进改革开放的号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总书记深入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2012年12月31日,十八大以来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同样是改革开放,明确提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论述,我们要把握三个要点:
(一)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今日中国社会改革的声音很杂,要分清真改革与假改革,好改革与坏改革。有些人的改革是倒退和走邪路,有些人的改革则是叶公好龙。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什么是颠覆性的错误,就是在改革中迷失了正确的方向。所以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的第一条就是“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论述与邓小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同志讲,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党的各项制度。既然是“完善”和“健全”,改革就不是全盘否定,改革更不是连根拔起。如果改革改到最后连中国社会近百年奋斗的发展道路、宗旨信仰都否定了,这还是改革吗?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然,但国企改革不能简单就是私有化,一味地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不去搞内部的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未见得能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真问题,但却会真的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快毋庸置疑,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对不意味着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意味着要放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不动辄在任何问题上问姓“社”姓“资”,但政治体制的姓“社”与姓“资”是客观存在的,也不会因为不去问就没有了。
正因为改革是革命中的建设,是坚持中的创新,所以,改革不仅意味着改变,还意味着坚守,不仅意味着“必须变”,还意味着“不能变”。在改革过程中不思进取,抱残守缺会被人民抛弃、被历史淘汰;在改革的过程中把不能变的给变了,就会丧失根本,就是自毁长城。特别在今日中国人人思变的浪潮中,认识到改革中的“不变”比知道“改变”更重要,守住改革中的“不变”比随波逐流的“改变”更不易。
(二)改革必须为了人民,改革必须由人民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改革本身也不能成为目的。我们的改革只有一个指向,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改革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样的改革是没有意义的。人民群众在这里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十三亿全体中国人民。
为人民改革也不是抽象的政治要求,而有着十分确定的内容与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改革中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不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同时还能跑过CPI。让改革既要有“看得见的成果”,更要有群众切身感受到的“看不见的成果”,比如社会安定、就业水平等体现安全感、发展感、满足感、幸福感的成果。
改革还要让人民改革。如果改革仅仅是由少数人把持的,或者只有少数的“能人”与“精英”参与到过程中,那么这样的改革既不民主,也不公正,改革的结果只会对少数人有利,让广大的群众冷漠与质疑。这种改革只会导致贫富分化、群体冲突不断发生,最终是政府、干部、少数人与广大群众的对立日益加深,党和群众的信任关系遭到破坏,以至于撼动我们的执政基础。
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并不是弱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通俗地讲就是就是让民做主,而不是替民做主。
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也不是淡化改革者的作用。改革要有先行者,改革要有拓荒牛。改革者之所以能有奋起而前行的力量与勇气,之所以能取得改革的成功,正是因为改革者代表了群众的意愿、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如果因此而居功自傲、孤芳自赏,那就等于树木离开了大地,不仅一事无成,自己的存在都将是问题。
(三)把握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
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他还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2013年7月23日,习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调研时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中,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又是其中之一。
干全新的事业,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探索,探索就得继续“摸石头”。 当然,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否定改革的顶层设计。改革从不忽视理论指导的重要,更不否定统揽全局统筹兼顾的必要性,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要通过顶层设计来优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深刻认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顶层设计为改革明确方向,通过摸着石头过河为改革探索道路。这既是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更是对中国社会三十余年来改革经验、改革价值、改革目标的坚持。两者相辅相成,顶天立地,中国改革还有什么坚不可攻克,还有什么命不能被革,还有什么雷区不可被跨越?
从严治党: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打造政治保障
《领导文萃》:我们看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关于党的建设的篇幅最多。但是,总书记讲党的建设不是抽象谈党建,而是始终贯穿一个很明确的主题,这就是从严治党。自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出台“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在反腐败斗争中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系列新举措顺潮流、得民心、见实效。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思想。
辛鸣:打铁还得自身硬,从严治党就是今日中国共产党的新“赶考”。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到河北省调研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认为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从严治党方面有三个着力点:
(一)从转变作风入手
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化,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90多年来,优良作风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与标志,但是随着执政时间的拓展,也潜滋暗长了一些不良的作风,这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什么是形式主义?文山会海、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工作不实等等;什么是官僚主义?高高在上孤陋寡闻、强迫命令颟顸无能、糊涂无用懒政惰政等等;什么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呢?这本是我们最不需要说的问题,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与“享乐奢靡”根本就是绝缘的,但现在却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贪图享受、及时行乐,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等等,不一而足。
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集中力量,任务明确,在作风建设上打一个歼灭战,不仅可以有效遏制不良作风的蔓延,还可以为党内其他一些问题的解决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十八大以来新的党中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22日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对于这项工作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与行动。
(二)用反腐败整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腐败风险客观上也更大。因此旗帜鲜明反对腐败,保持与腐败的水火不容尤为必要。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我们在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不仅查高层,查级别高、权力大的干部腐败,也查基层、查掌握具体权力的干部腐败案件,不让任何层面的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有一丝侥幸之心。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任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三)用信仰塑魂
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当年苏联共产党被解散时,两千多万党员竟无一人是男儿,根源就在于失魂落魄,名为共产党员但却不再信仰共产主义。在今年召开的中纪委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清除不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首先是思想上不合格,思想上不合格行为上就会潜移默化,政党的旗帜就会变色。我们讲三个自信,其实三个自信归根揭底是信仰自信。只要像总书记所讲的“永不动摇信仰”,我们的道路事业理想就不会动摇。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信仰、宗旨、理想是连在一起的。真认为好就会理直气壮去宣示,真认为对就会坚定不移去做到,真认为珍贵就会心甘情愿去牺牲。
《领导文萃》:以上“四大关键词”对应了事关中国发展的四个重大问题,道路,旗帜,法宝,核心。您解读的这“四大问题”环环相扣,可以让我们对习总书记讲话有一个总体全面和深刻的认知。
辛鸣:关键词固然关键毕竟不是全部,只是我们学习总书记讲话的入手处。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原原本本去认真学,并把所学变为实践遵循。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华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历史规迹来实现历史使命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并把它贯穿到我们的工作和实践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越来越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记者:程冠军 转自《领导文萃》2014年上半月第1期《高端访谈》)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