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掀起一场公厕革命。按照最新出台的《青岛市公共厕所建设技术导则》,未来三年,我市将新建改建数百座集成公厕,大大提升城市的公厕文明程度。这些公厕在保证清洁性和舒适性基础上,还将设置更多科技化信息化设施,满足市民游客如厕需求。
公厕是城市文明的投影仪。但是,长期以来,我市公厕规划建设存在的建设标准低、服务功能单一、公厕指示标识不统一等问题,既给市民游客如厕带来了不便,又影响了城市形象。为了提升青岛公厕整体规划建设水平,市城乡建设委委托青岛市市政公用科研院编制了《青岛市公共厕所建设技术导则》,填补了我市公厕建设缺少技术指导性文件的空白。
在公厕建设的人性化和舒适性方面,导则提出许多具体规定:为了方便夏冬使用,设置在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和主次干路的一二类公厕提供空调、供暖和新风系统;为了方便驾驶人如厕,在国内首次提出具备条件的公厕设置临时停车位;为了方便家庭如厕(母亲带儿子、父亲带女儿,子女带老人),将第三卫生间和残障卫生间进行合并建造,提高使用效率;为了关爱环卫工人,将环卫工人休息间作为公厕辅助功能进行配置。针对青岛的气候特点,导则还对冬季提供热水洗手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针对时代发展的需要,导则还提出了建设集成公厕的概念,集成公厕智能化管理系统、手机充电桩、再生资源智能回收机、无线网覆盖、自动售水机等服务设施,满足市民游客的更多需求。
男女厕位设置比例一直是公厕建设的难点。为此,青岛市市政公用科研院反复研究,在导则中提出了全新的计算公式,导入建设前预测的男女日如厕人数后,可以为具体项目计算出特定的男女厕位比例,结合可转换式厕位建设,最大程度的解决高峰时段如厕不均的问题。
据了解,我市将加大公厕新建改建力度,今年计划新建公厕131座,改建公厕44座,其中,二类以上公厕达到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