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和土壤,简政放权是一大利器。
3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过去一年,各级政府坚持标本兼治,加强正风肃纪,有力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特别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严格管权管钱,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为发展增力。
简政放权是释放市场潜力和活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这方面,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是坚定的,行动是坚决的。梳理本届政府召开的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可以发现,“简政放权”不仅一以贯之,而且呈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之势。
2013年,国务院部门共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2014年,又取消和下放39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两年来共取消和下放700多项,本届政府承诺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目标提前实现;2015年,再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调整70%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在过去的三年里,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依法管权限权,取得了激活力、推发展、反腐败、促廉政的“一举多得”之效。
简政放权虽取得重大进展,但这项改革远没有结束。许多企业和群众反映,一些地方、部门仍然存在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有的审批“明放暗不放”,有的换个“马甲”又以备案名目出现,有的放权降低了门槛但外面中介“高墙”依然林立,有的把审批和证明搞成了“击鼓传花”。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说明简政放权的现有成果与市场需求、群众期盼仍有不小距离,还有不少“堵点”、“痛点”和“盲点”,需要在“深水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
再砍掉一批部门或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更大限度减少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放权给市场。除涉及安全和环保外,投资项目强制性评估评审一律取消。再取消三分之一以上企业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扎实推进“证照分离”试点。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对象、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产生,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砍掉一切无谓证明和繁文缛节,使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显而易见,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释放了简政放权步伐不变、力度不减的强烈信号。
“反腐倡廉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级领导要坚持‘一岗双责’,做到业务工作和廉政建设两手抓、两促进。”改革未有穷期,一个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能够为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保障。无论是全面从严治党还是建设廉洁政府,都是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坚决消除审批“灰色地带”,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坚决破除寻租“潜规则”,以减权限权促源头反腐;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以徙木立信之态取信于民……从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入手,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才能让改革成果、反腐红利更多惠及全体人民。(记者 陈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