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前夕的一个傍晚,记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见到该院骨科主任刘忠军医生,此时他刚结束一下午的门诊工作,还没顾上吃晚饭。在忙碌了一天后,他依然面带微笑,声音饱满地聊起自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
“科技创新产品的审批需改进”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从2008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忠军的议案和建议基本都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针对看病难、“血荒”等问题,他提出了提倡自体血回输、建立专科医师培训体系、规范外国医师在中国行医的相关管理规定等议案建议,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近年来,在骨科医疗技术研发的实践中,刘忠军逐渐感到管理机制落后对科研技术创新的束缚。去年,他在全国两会上呼吁,要为科技创新建立绿色通道。
刘忠军拿出他研制骨科3D打印金属内植物的一项成果——一块乳白色的3D打印“椎间融合器”,对记者介绍道:“相比以前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其他材料,它的结构更有适合跟人骨融合。”然而在这项技术的研发方面,刘忠军觉得自己的团队“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按照现行机制,凡用在人体上的东西,都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观察和有关部门详细的审批流程才能上市使用,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刘忠军说,但因为漫长的审批,他的科研团队研制出的3个3D打印内植物,12年已开始做临床观察,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产品通过国家批准、投入临床使用,另外两个仍在等待漫长的审批手续。而美、韩、德等国的类似产品,科研起步晚却已经上市。
“像3D打印的材料钛合金,是已经用过、医学上成熟安全的材料,完全可以越过‘繁文缛节’更快地惠及病患。”刘忠军说。
为此,他提出要用体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我们科技创新产品的审批制度能不能有所改进呢?”举着白色的“人骨”,刘忠军发问。
2016年的两会上,刘忠军表示自己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的问题,比如审批是不是必须经过临床观察?类似3D打印骨骼的技术,所涉及的专家、食药监局、卫计委等多个层面,能否形成一个联席机制?
此外,他还将建议围绕十三五规划特别是医疗系统的五年规划,在基础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其中一项内容是着手建立疾病注册登记系统,鼓励医疗科研人员的工作重心向那些最常见的、患病人数多的疾病倾斜,使这类疾病的治疗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并将治疗费用控制在一个更加合理的区间,而不是只抓疑难杂症。
“修复医患信任关系,医生才能真正有尊严”
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矛盾频发的现象,刘忠军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在两会上反复做过建议,就是把医院纳入到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他指出,“某种程度上医院与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性质很相似,以北医三院为例,平均每个工作日到医院来看病的人数超1.5万人次,人流量巨大。提高医院的治安标准,既是对医务人员的保护,也是对广大患者的保护。”
刘忠军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医患之间的互相不信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健全专科全科医生培训体制,提高每位执业医生的水平,恢复医患之间信任关系,“社会应该给医务人员基本的尊严。”
“从目前看,看病难并不是就诊难,而是上大医院难,看专家难。而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在于患者不信任社区医生,认为他们看不好病。” 刘忠军说,我国医生除了数量不足之外,素质也参差不齐,客观上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加剧了医疗资源供需矛盾。
从2013年的两会开始,刘忠军就建议政府加大对医师培训的投入,通过对专科及全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建立,来实现提高医师队伍整体水平的目标。“同时患者也需要转变观念,不是到社区工作的医生就是低层次、低水平,只是性质不同而已。”刘忠军说,“只有修复医患信任关系,医生才能真正有尊严。”
“视角越来越多地从个人专业转向社会层面”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之初,刘忠军一直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从本专业的立场出发,提出议案建议,以及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而近几年,他感觉到自己对这一使命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
“我的视角越来越多地从个人专业转向社会层面。” 刘忠军觉得,因为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令他的视野从“为病患找症结”上升到了“为社会建言”。
“面对一个涉及医疗领域的问题,我不再只考虑如何让我们这个行业更好,而是更多关注,这在社会整体层面合理吗?如何能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上让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呢?”
以当前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例,刘忠军认为,尽管从医生的职业角度出发,许多人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实际上,尽管我们医疗体系的建设水平还不能完全让人满意,但从社会整体层面来看,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刘忠军说,“我们目前更需要资源管理上的改革,而不是一味呼吁更多的投入,盲目要求有限的资源受益过多人群。”
刘忠军觉得,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有时需登高一步,放宽视野。他说:“必须要关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善于发掘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兼顾着医生、科研人员和人大代表等多重身份,刘忠军坦言,繁忙的状态让他必须集中精力。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天色全黑。略显疲惫的刘忠军从采访时的健谈中安静下来,拿出谈话期间不断响起又被他按下挂断键的手机,重新回到了他的“医生状态”。(人民网 陈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