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系列评论之五
马若虎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
假如贫困是座山,即便高耸陡峻,但是只要我们立下愚公志,就一定能翻过去;脱贫这条路,就算蜿蜒崎岖,但是只要我们横下一条心,就一定能抵达胜利的终点。
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面对的是场硬仗。古时作战讲究“一鼓作气”,如今打好脱贫攻坚战也要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有些贫困群众认为,“鼓足干劲,一往直前”只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事。于是,只等领导干部来“扶”。但事实上,如果自己不上心,“扶”的人难免有心顾不上;如果自己不努力,“扶”的人恐怕有力使不上。
关于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可见,各级党委和政府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贫困群众也要伸出勤劳之手,才能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得快、走得稳。任何时期,辛勤劳动都是脱贫致富的“法宝”。
同时,让劳动创造效益,就不能使用蛮力。有专家提出,精准脱贫的要义,在于“对症下药”。比如有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却因为交通不便,或者劳动力不足致贫,而有的致贫原因比较复杂。对这些因素逐一分析、全盘考虑后,再决定走什么样的路子、如何走才能让群众的利益最大化。通过扶持能解决一些问题,然而如果当地群众不动起来,“扶”就可能无法达到应有效果。
让贫困群众动起来,就要提振他们的信心。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好扶贫政策;另一方面,要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与获得感,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辛勤劳动、苦干实干,这是书写传奇、创造辉煌的根本途径。现在,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戮力同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我们要崇尚劳动、依靠劳动,向新的胜利奋进。
系列之一:
扶贫工作到底应该怎么搞?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准字经”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列出了标准,提供了抓手。
系列之二: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百姓的“幸福指数”
“只有用我们基层干部的辛苦指数,才能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只有不给自己留后路,我们的工作才会有出路。”一名优秀基层干部朴实的话语中道出了“扶贫”工作的真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投身到攻坚拔寨中来,基层党员要冲锋陷阵、拿出“三严三实”教育出的实效,真抓实干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目标,努力成为全面建成小康路上的新标杆、新旗帜。
系列之三: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切实加强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系列之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如今,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