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拥有海尔、海信、青啤、青岛港、双星、澳柯玛等众多知名的国有企业,因此国企改革分外引入注目。事实上,“十二五”期间,我市国有经济通过调整布局,引入活力资本等做法,在国资国企改革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今年截至10月,我市市直大企业营业收入列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我市成国企改革典型
“我市一直对国企改革高度重视,并且摆正了政府、国资监管机构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和国资监管机构努力扶持大企业发展,将国企体制、民营机制和有效激励结合起来,为国企的做强做优做大营造了良好环境。”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国企改革工作会议上,我市作为唯一的省辖市国资委做了典型发言。
同时,一组数据也可以佐证近年来青岛国有经济发展的成绩:截至2015年10月,市直大企业总资产10858.41亿元,同比增长17.5%;;营业收入3451.35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8.4%。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企业总资产占了10%左右,但利润总额占了20%左右;营业收入列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实现利润列第三位。
调结构 退五进五
我市国企改革做了大量工作,最突出的亮点就是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通过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将更多的国有资本集中到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
调结构首先执行的是“退五进五”。一方面,按照成熟一个、消化一个的原则,通过取消原有市直建制、资产划转或托管的方式,推动国有资本从纺织、机械、一轻、二轻、外贸等五个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传统行业有序稳妥退出。推动国有资本进入现代旅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传媒和现代海洋五个新兴产业。今年9月,完成了青岛碱业与出版集团的重组,城市传媒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省文化第一股。今年12月3日,青岛银行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省金融第一股。目前,我市正在实施旅游资源整合,组建大旅游集团,并组建了青岛市首家法人财产保险公司中路保险公司,推动青岛港建设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整合胶东机场和国际机场。
搭平台 做大做强
除了有进有退,我市还抓紧建设十大国际化企业集团和十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对竞争类企业,瞄准世界一流,通过“转、调、创”,让优质资源向优秀企业家集中,提高企业竞争力,在电子家电、啤酒饮料、海港空港、材料化工等领域着力打造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对功能类企业,按照全域统筹的工作思路,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按照“国有资本控股集团+上市公司”的模式,围绕“科技创新+金融+物业”组织运营、增强实力,理顺体制机制,用两到三年时间,打造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企业运营、新区开发、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供排水务、清洁能源、现代旅游、城市维护等十大平台。
另外,为保障企业改革调整工作顺利推进,我市重点搭建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和企业改革稳定平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围绕存量中小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先后管理或托管中小企业近百家,通过关停、合并、重组、盘活等一系列市场的方法,运作国资进退,推动国资流动。企业改革稳定平台围绕壳企业托管和职工分流安置,先后对近千家壳企业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处理涉及职工的分流、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成为企业和职工队伍稳定的防火墙、减压阀和稳压器。
上市推动混合所有制
在国企改革中,我市引入最具活力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标准,以整体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企业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持股等为手段,深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青岛市国有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竞争类企业的二、三级公司90%实现了混合所有制;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企业的二、三级公司,除政府项目及公益服务类公司外,其他的70%已经转为混合所有制的经营平台。
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主要是以上市为重点,在一级子公司和其他下属企业全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青岛市直大企业共拥有10家上市公司,12只股票;同时,重点推进2家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启动11家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进入上市工作程序,培育储备11家企业作为新的上市资源。用存量引增量,通过增量入股方式,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据了解,在青岛港上市过程中,引进了5家包括外资、社会资本在内的投资者,组建混合所有制的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6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成为H股上市公司。在海信电子控股中引入民营企业参股的同时,加大了股权激励力度,适当增加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持股比例,实行“人在股在、人退股退”的循环激励,既解决企业近期发展的动力问题,又着眼长远,实现激励股权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管企业变为管资本
“十二五”国企改革的同时,我市积极转变国资监管方式,为企业改革营造了健康的发展环境。据介绍,2013年青岛市确定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突出管资本为主,制定下发了 “推动市直大企业改革发展60条意见”,将出资人审批权下放了三分之二,又陆续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不断优化监管方式,充分保障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同时,我市又坚持放管结合。尽管审批权限削减了70%以上,但对企业重大核心事项,如企业集团层面的产权变动、业绩考核、改革事项等,仍由国资委依法依规按照程序严格管理。通过事前立规、事中监督、事后评估,形成了国资监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