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会让乌镇这个千年古镇焕发出迷人活力,而在参会的众多企业负责人中,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关于互联网的新观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张瑞敏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海尔的互联网转型不是修修补补,而是把房子拆掉重建。言外之意,海尔正在进行一场全球企业前所未有的、彻彻底底的颠覆。
“最后智慧生活会变成什么?未来的烤箱可能不收费”,张瑞敏以海尔智慧烤箱为例描述了一幅未来的智慧生活图景。由于海尔烤箱聚集了数量可观的烘焙用户,包括鸡蛋等食材在内的众多利益攸关方被吸引过来,这也使得海尔在产品之外获得了更多收益。所以,智慧生活并非产品是智能的,而是要让用户参与进来。“用户”一词在此次不到半小时的采访中被提及了62次,足见海尔以用户为导向的互联网转型决心之大。
“用户数增长意味着产品迭代会非常快”,这会帮助企业脱离打价格战的境地。全流程的用户参与保证了产品和需求的无缝对接,这将会让制造企业摆脱“生产-库存-降价”的怪圈,而进入边际效益递增的互联网正循环通道。为倒逼员工进行用户交互,海尔已把考核指标从产品销量变为用户流量。
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尔的企业边界正在消失。张瑞敏以海尔社区洗为例阐述了这一变化,目前社区洗正在从卖洗衣机变成大学生创业平台,已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创业者,未来将产生完全与洗衣机无关的项目和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尔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制造企业,而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平台。
互联网倒逼企业从重视产品到重视用户,而要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必须进行制造模式的颠覆。对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张瑞敏认为,“没有用户参与的智能制造可能是一句空话。”对此,海尔已经探索出了互联工厂模式,通过透明化的大规模定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人说“21世纪是乐高世界”,而海尔的互联工厂正成为用户的乐高世界。
在张瑞敏看来,互联工厂最终要实现的是产消合一,也就是说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显然,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次彻底的颠覆。制造模式的变迁就像哲学上说的否定之否定,一开始是手工作坊,后来成为大规模制造,再后来则进化为分布式的制造模式,也就是用户可以自己设计并制造产品,“未来生产线可能会被解体”,张瑞敏预言道。
在用户的消费模式、工厂的制造模式剧变的同时,企业的组织模式也不可避免地要颠覆。张瑞敏此前曾表示“互联网企业不是技术,而是生态系统”,企业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化就要颠覆原有的组织生态,采访中,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互联网转型等于把房子拆了另盖,“房子里头东西改改位置这个没有问题。如果说这个房子方向太差必须拆掉另盖”。
据了解,海尔正把企业拆成一个个创业小微,这些创业小微最终都要成长为一种社会化驱动的公司。这也就意味着,海尔由传统的制造企业转型为创业平台,由制造产品转向输出创客,“现在我们是180多家创业团队,已经在工商注册,就完全独立的”。张瑞敏向记者介绍说。
让员工从雇佣者、执行者变成创业者、动态合伙人,这一过程中自然会有员工产生不适。当与一位院士探讨海尔如何培养出创业型员工时,张瑞敏表示“不是把员工培养成一定能够创业的人,而是一定要让创业的人成为你的员工”。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变革的颠覆性,西方管理学界都认为海尔变革很震撼、太超前、太激进,同时又对海尔的这种探索寄予厚望,希望海尔成功后可以拿去应用。
上一篇:可口可乐礼包大战 海量礼品玩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