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它们或许催人泪下、或许轰轰烈烈、或许平平淡淡、或许……但每一个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光芒,更书写着时代的感动。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这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这是2007年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颁奖词,至今读起来倍感温馨。
在中国,从来不缺少感动。道德模范的事迹感动了你我,也感动了中国。在他们身上闪耀的道德光辉,照进了每个人的内心。或许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拥有了向前走和不堕落的理由。而当道德模范们心系青少年,甘愿为孩子们鞠躬尽瘁时,民众更会感到安心。虽然前路漫漫并不平坦,但守护孩子们的是这些时代楷模,道德“精英”,有他们在,希望就在;有他们在,孩子成长的方向就在。
今年,道德模范评选走到了第五个年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对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候选人进行公示。今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交相辉映,冲破千难万难,正在重聚民族共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也到了关键时期,而此时新一届道德模范的评选以及读懂他们的事迹,就显得格外重要。
“最美”不是荣耀,大爱才是初心
“伸手救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黑龙江省见义勇为候选人谢尚威说的一句话。
他一米八二的个头,身体健硕,脸上总是挂着坚毅和淳朴的笑容,说话清晰流利。2012年1月27日在去车站购买返火车票时,谢尚威发现一名少年在17米多的窗台上放烟花时不慎失足。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徒手承接110多斤重的15岁少年,自己却身受重伤。孩子的母亲曾两次跪地向他致谢,谢尚威都婉言拒绝了。
他说:“我没想成为英雄,虽然很后怕,但再有这样的事情我还要冲上去,因为,如果不挺身而出,我会后悔一辈子”。他的大爱壮举感动着着每一个人,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最美叔叔”。
与黑龙江省相望,在祖国的另一端云南省丽江市,也有着感人的事迹。
家住云南省丽江市六德村的官绍琴,已经71岁了。一天傍晚,她在家门口街上散步,隔着三四米的地方有4个小孩蹲在地上玩。一辆卡车飞一样朝路边的孩子方向驶去,官绍琴一边大喊着让孩子们快跑,一边冲向他们。年龄大点的3个孩子听到呼喊后都及时避开,另一个3岁的小孩却呆站原地,就在车子撞上的一瞬间,官绍琴及时赶到,护住了孩子。孩子只受了点轻伤,而她却被失控的卡车撞出4米远,右腿骨折、脑震荡、多处软组织挫伤,经过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孩子们被救下了,伤痛从此伴随老人。
愿你平安成长,我用生命护航
现实并非童话,不是所有的结局都那么完美,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他们选择了“一命换一命”。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风荷幼儿园老师胡小丽带着12岁女儿在瓯江畔玩耍时,看到一个8岁男童失足掉进瓯江,她全然不顾自己不会游泳,勇敢地跳入江中,奋力托起落水孩子,自己却被江水无情地吞噬,献出年仅36岁的生命。
同样为救落水儿童而献出生命的,还有孟瑞鹏。
孟瑞鹏曾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一名90后大学生。一天下午,两名小女孩在湖边玩耍,不慎落入湖中,正在附近游玩的孟瑞鹏看到后,奋不顾身跳进冰冷湖水抢救,最终孩子获救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
还有西藏自治区的村民罗布。
土布加乡夏如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洛桑达娃和一个小伙伴在蓄水池堤坝玩耍,洛桑达娃不慎跌入水中,小伙伴见状大声呼喊,在附近放牧的罗布和白珍听到喊声赶忙跑了过来,罗布虽然不会游泳,但他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就扑入水中,拉住洛桑达娃后就将他往岸边推,快到岸边时,白珍把解下的腰带抛向洛桑达娃,洛桑达娃终于脱险,而精疲力竭的罗布却无力靠向岸边,被入水口流进来的水冲向水塘中间,渐渐沉入水中。
此外,原安徽省天长市金集中学教师朱长海的事迹也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面对临时起意跳楼轻生的学生,朱长海抢先紧紧拽住她,重心不稳加上学生下跳的拉力导致师生双双坠楼,在坠落的过程中,朱长海用自己的身体托住学生,坠地后,学生得救,朱长海献出了生命。
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愿生者不负这份惨痛的代价,也愿逝者安息。
办学呕心沥血,知识点亮人生
这是一种怎样的使命感,能驱使着个人将攒了一辈子的辛苦钱全部投到家乡办教育!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张杰,在经历了旧社会生活的艰苦,饱经风霜后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
1959年,张杰孤身闯香港,经过几十年的打拼,积攒起一点辛苦钱,但他没有用这些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牵挂着家乡的教育。1979年以来,张杰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连年不断地为千里之外的家乡上虞捐资助学。36年来为家乡捐资助学1500余万元,建立21所学校,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受惠学生达2万多名。他还先后向上虞中学捐献彩电、雪柜、汽车,设立奖学基金,并捐建两幢教学大楼和图书馆。张杰常说:“自己好,不算好;家乡好,国家好,才算好。”张杰倾其一生积蓄为家乡兴学的精神,被赞誉为“张杰精神”。
一对白发伉俪的伟大精神也让听者潸然泪下。
朱敏才和妻子孙丽娜退休后,到偏远山区支教,一待就是9年。
朱敏才夫妇支教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乡等地。尖山苗寨小学,是他们支教生涯中最难忘的学校,朱敏才夫妇到来后,重新给苗寨的孩子们排了课,加上了英语、体育和音乐,成为了学校教学活动的“顶梁柱”。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说:“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是我们最高兴的事。”
夫妻俩来住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在生活上依旧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都用在了支教上。二人为当地的孩子募集了各种文具和书籍,并筹集资金220余万元,不但建好了学生食堂,还修建了教师宿舍楼和学生宿舍楼。
由于条件艰苦,加上年事渐高,孙丽娜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4。2014年,朱敏才突发脑溢血,因抢救及时得以脱离生命危险。
信仰薪火相传,育人利在千秋
只要毒品不绝,禁毒就不会停止。在国家层面之外,还有一些人对青少年禁毒宣传做了大量努力。
孟繁英是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的一位普通居民。她创办湖南省首个社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长沙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15年来组织大量公益活动,亲情走访上千户,热线、网站和心灵家园接访上万人次,她的义行感动无数人,近2000名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加入到“青护园”成为爱心园丁,“孟妈妈”和她的爱心团队先后帮助2000多名青少年,举办普法、禁毒、教育演讲320场,参与受益者达10万人次。
此外,还有国学。
王英杰是河南省开封市敦复书院院长。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长年耳濡目染父母积德行善的他,从小就明白做人要学会帮助、知道感恩。致富后的王英杰不忘感恩社会,先后资助12名贫困女孩从小学直至大学毕业;出资70余万元重修开封西关北街道路;为汶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近10万元。2008年8月,王英杰毅然放弃家族企业,开办了敦复书院,用道德力量凝聚人心,以精神力量回报社会。他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1060平方米的房屋,免费让30多万人接受道德教育,弘扬先进文化、传播中华美德,为人们建起一座省心修身的“精神殿堂”。
同样对精神世界改造的,还有井冈山精神。
原江西省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毛秉华四十五年如一日,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每年讲课300多场,迄今,听众累计已达158万多人次,被誉为“井冈精神第一宣传员”。
自1968年起,毛秉华开始广泛收集井冈山斗争史料。他坚持每年到全市各乡镇搞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印学习资料,先后主编了《井冈红旗谱》、《天下第一山》、《井冈山诗词选》等著作。向青少年讲课的同时,毛秉华还四处奔波到有关单位为青少年的教育筹措资金。先后为井冈山的15所中、小学筹资200多万元,解决了这些学校的危房改造、校舍扩建、道路不通和安全饮水等问题;并筹款30多万元帮助18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圆了上学梦。
全社会都在关心未成年人,道德模范的事迹既让人敬佩,又感到自惭形秽。对待未成年人,言必称“关心”,而真正的工作又做了哪些?道德模范有超过常人的觉悟,但“常人”们却不能自甘落后,“流汗又流血”的事不可一再发生。孔子说:见贤思齐。道德模范作为当代的“贤人”,应向他们看齐。(未来网记者 巩帅 杨佩颖 高富灿)
上一篇:微商生存大法 满盆成终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