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类 > 正文

互联网+在山东:昂首东方 点燃腾飞的引擎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15-06-14 17:19:20 字号:A- A+

互联网+在山东

    在山东省会城市济南,互联网服装生产企业韩都衣舍,以2.79亿元的销售额拿下了去年“双十一”网络销售的头把交椅,并实现年销售额15.7亿;在海滨城市青岛,同样是服装企业,红领集团却颠覆了淘宝天猫的消费模式,利用大数据进行西装的全球化“私人订制”,受到了越来越多商务人士的亲睐……

    “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经营衣服粮食的,要以不耽误时机为本。今天,这个时机,便是敢立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风口潮头。

    韩都衣舍和红领的案例,仅仅是一个缩影。如今,“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在齐鲁大地迅速铺开实施,并努力在这片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扎根,以荫庇九千多万勤劳质朴的山东人民。

    自此,昂首东方的古老土地将焕发出举世瞩目的绚丽光采。

    “互联网+在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采访采风活动”将于6月15日-6月19日举办。在全国网络媒体齐聚山东,探访“互联网+”成为驱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之际,齐鲁网联合全国百家媒体推出通讯报道——《互联网+在山东:昂首东方,点燃腾飞的引擎》,展示互联网+给山东带来的新活力、新成就。

    活动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齐鲁网承办,中融宝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齐鲁理工学院提供特别支持。(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孔冠军 张帅 满倩 张雯婷 蔡晓彤 刘岩 王娜娜 张伟 郑鹏飞 实习记者 张国良)

    勇立潮头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山东,一季度的数据并不算太漂亮:GDP同比增长7.8%,速度总体放缓,低于全年8.5%目标。但在《人民日报》看来,“换个视角风景异”——5月23日该报在头版头条的评论说,“参天大树,正在绽放新枝嫩叶。“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山东省委、省政府判断:有困难,也有亮点;有下行压力,更有发展机遇;速度虽然放缓,但增长势头未变。

    亮点不少,得益于高端装备类行业焕发出的精气神。从重型汽车、动车组,到海洋装备、数控机床,“山东制造”当仁不让。2014年,全省装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7.8%。

    势头不变,源于山东扎实的工业基础。传统优势推动山东经济列车稳速前行:今年前4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1.1和0.5百分点。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惠民服务水平。”

    再来看经济指标:2014年,“宽带山东”建设明显加快,全省光缆线路长度超过65万公里,使用8Mbps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超过6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700万户,4G网络全面进入商用,全省1960万有线电视用户中85%完成模拟数字整体转换;

    今年前4个月,信息产业基础性地位日益巩固,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0亿元,其中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国平均4.4个百分点;

    今年前4个月,信息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省最终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460亿元,同比增长15%。

    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成效明显,省级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已部署服务器4000台,存储能力超过100P,支撑运行了13个部门的70多个业务应用系统。

    山东省经信委总工程师赵树岭介绍说,山东信息惠民工程全面推进,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重大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智慧山东建设全面提速。全省90%的地级城市和45%的县级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目标。

    山东智造

    青岛小伙子庄同鲁最近想定做一套西服,在红领集团的专卖店里,小庄接受的不是简单的量体裁衣,而是被采集了身体19个部位的22个关键数据。

    这些数据和小庄的个性化要求一起被录入下单系统,系统会立即生成订单进入生产执行程序。这个过程在普通服装企业需要45个小时,红领几分钟就完成了,诀窍就在于他们拥有一套万亿级的大数据库系统。它根据十多年来积累的几百万个消费者人体数据和服装版型数据开发而来,能满足全球客户99%的个性化需求。

    大数据生成订单的同时,系统将工艺分解推送到制版、布料、裁剪等部门,制作出相应的布片,按照一套西服的要求挂在一个吊挂上,同时佩戴一张智能卡片,全程向流水线和供应链传达指令。

    红领集团总裁张蕴蓝介绍说:“我们搭建的是一个工商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同时是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源点,然后由工厂端直接满足消费者。”

    除了服装,越来越多高端产品,也已经可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差异。

    这种从客户到工厂的定制平台,开启了互联网工业“山东智造”的新模式。

    2015年3月7日上午,裴先生根据自己和家人的需求,在海尔空调智能互联工厂,领到了全球首台“私人定制”的空调。这意味着,用户在家中直接通过网络定制自己专属的空调已变为现实。

    裴先生的定制化空调,其背后是基于海尔“前联研发,后连用户”所打造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用户不仅可以定制空调产品,还能实时了解订单进度,真正实现了与工厂零距离,目标就是承接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订单。

    青岛市经信委副主任王敬元认为:“这个转型升级是由生产制造型的企业转变为服务制造型的企业,一个更大的转变是,成为其他企业方案的解决商,形象的讲就是生产工厂的工厂。”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韩风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