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征集到了一组由德国历史学家施密特教授捐赠的老照片。这组照片中既有百年前青岛汽车运输第一人费·理查德和其夫人的照片,也有1909年使用的汽车。
施密特教授表示,获知中国道博筹建以及征集藏品的消息后,他立即着手搜集史料。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在费·理查德的家乡德国勃兰登堡州发现了这组照片。
记者从正在建设的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筹建办公室获悉,随着一批最新藏品和史料的征集,中国汽车运输发源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据 《中国公路运输史》、《山东公路运输史》、《青岛交通志》等史料记载,1907年青岛率先开通了由馆陶路发往崂山区柳树台麦克伦堡的中国第一条城市公交线路,由此奠定了青岛在中国道路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1910年,在馆陶路形成了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座汽车站,由德国商人费·理查德投资建设。自此,青岛作为中国城市公交和中国道路客运的发祥地,掀开了我国道路交通的新历史。
“1904年9月1日麦克伦堡度假别墅正式开放。可以断定的是,在此之前,费·理查德车行已经开始了市区往返崂山的汽车货运业务,从市区运送货物材料到崂山满足麦堡建设等需要,再把崂山的农副产品运回市区。”岛城文史专家、交运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刘增平认为,汽车在货运时会顺路捎送少量乘客去崂山公干或游览,这种货车拉乘客的做法叫“捎脚”。1904年麦克伦堡建成开放后,往返市区崂山一线的乘客逐渐增多,货车“捎脚”的方式开始不能满足乘客需要。于是,1907年6月27日《胶澳总督日令》公布了关于费·理查德青岛车行开通公共汽车客运线路的条文,显然这是具有法律意义的。
青岛文史专家衣琳提供的史料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据国外有关档案记载,费·理查德经营青岛名胜崂山至海因里希山(今浮山)之间的汽车运输和客运观光业务。衣琳还提供了一张馆陶路德国建筑的老照片。照片上,当时的德国高级海员宿舍楼就位于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所在地馆陶路49号的旁边。“这也间接证明了馆陶路汽车站的历史悠久。”交运文化传媒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