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兰看望留守儿童
爱百姓,竭尽所能解民忧
18年来,王桂兰心中装着百姓,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村836户人家,谁家有急事、难事,她都主动帮助解决。她自己购买微机建立了村情民意调查数据库,她还经常进屯入户、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通过下访找问题、寻对策,想方设法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为改善正二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她多次同上级领导进京赴省,2006年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2008年争取省专项扶持资金2400万元,把贫瘠的土地改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正二村水源匮乏,一到5月份各家各户的水井就没水吃。为解决这一难题,王桂兰千方百计从省水利厅争取专项资金,发动党员干部献工献劳,终于安装上了自来水,使全村百姓喝上了放心水、健康水、纯净水。前些年,正二村交通条件很差,道路坑洼不平,排水不畅,不仅影响百姓生产生活,而且严重制约经济发展。2000年春,王桂兰带头扒掉亲属家的住房,为村民开通了一条300多米的街道;2005年又多渠道筹集资金,兴建村内油路,彻底改变了全村交通落后面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脏、乱、差的难题,王桂兰狠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植绿种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使全村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合理搭配、错落有致,给老百姓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绿化美化的环境,正二村如今成为“省级环境优美村”;王桂兰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实施清洁能源工程,为村民修建沼气池260个、环保厕所54座。王桂兰关注弱势群体,先后让7户残疾人迁入新居。村民关宝合、李义海种植葡萄缺少资金,王桂兰先后借给他们6000元;村民宋世海的女儿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王桂兰得知后帮她交了学费,并资助她一直读完初中。困难户肖云离异后,与80多岁的老父一起生活,日子过得清汤寡水,王桂兰一直把这家人放在心上。2008年,肖云突发心梗离世,没钱料理后事,王桂兰拿出300元给他买了装老衣服。一个月后,肖云的父亲又去世了,又是王桂兰拿出500元给老人办了丧事。
铸党魂,奉献大爱写春秋
1998年8月,一个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夏天。
一纸诊断书犹如一道炸雷,把王桂兰击得天旋地转。她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这种病,一般的方法是做骨髓移植。而在近亲中提取骨髓,需要30万元治疗费。对王桂兰来说,这不啻为天文数字。得知消息,前来探望她的领导、亲属、群众,以及许多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4个弟弟也愿意为她捐献骨髓。
生命的诱惑无人可以抗拒。王桂兰也不例外,但一个念头却牢牢地占据着她的心头:30万元是多少人为之奋斗的血汗啊,只要有一线药物治疗的希望,我也不做骨髓移植。
王桂兰的想法感动了专家和医生,他们为王桂兰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王桂兰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在医院的病床上,王桂兰写下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我要做天上的星,春来无语,秋去无声,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将无愧无悔,因为我没给任何人留下欠条。”
一个随时可能遭受死神威胁的弱女子,在生命的紧要关头,所思所想却是怎样才能不亏欠他人。因为在她的心中,承载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在她的血管中,流淌的是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沉的爱。
上一篇:共产党人本色的力量——追忆杨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