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没有技能,再就业困难,创业资金压力太大。2014年初,在经营服装店长达13年之久后,迫于经营成本过高、实体经营效果不理想的压力,白晶甚至动了放弃创业的念头。偶然一次机会得知我市的创业扶持政策后,白晶很快申请入驻了市南区人社局首家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中山商城,享受第一年房租全免,第二年减50%,第三年减30%的优惠扶持政策。
2014年以来,青岛市实施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政策,整合全市各类就业创业政策,扩大创业政策享受范围,全市劳动者符合条件的,均可享受创业扶持。去年以来,全市像白晶这样享受政策扶持的创业者达3.05万人,全市发放创业扶持资金8149.07万元,发放小额贷款6.96亿元。
“像我们这些‘40’、‘50’人员,本身没有一技之长,想找工作不容易,自己创业房租成本又越来越高,要坚持也挺难。”白晶是一名下岗失业人员,早在2000年工厂倒闭后就选择了创业。“当初在曲阜路开了一家服装店,那时候房租便宜啊,一年1.2万,加上淘宝网还没兴起来,收入还是不错的。”但近些年接连上涨的房租成本以及实体店铺经营的萧条,让白晶在创业这条路上打了退堂鼓。 “2010年房租还是2万元一年,去年就一下子涨到4万元了,加上网络冲击这么厉害,根本不赚钱。”
为了鼓励、扶持像白晶这样的失业、困难人员创业,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次设立了10亿元的市级创业带动就业资金,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政策,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均等的就业政策体系,对原就业创业政策扩大了政策享受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全市城乡居民实现了同城创业同待遇。
对创业者来说,创业场地租赁费无疑是最大的开支,也是难倒很多初创者的第一道坎。为了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市人社局采取与市北区政府联合的方式,在市北区建立了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广场,重点扶持家庭服务业创业者。李沧建成“金翅鸟”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即墨市建设服装品牌创业孵化中心,为更多有创业意愿的人提供一个梦想成真的舞台。此外,我市还分别建立了针对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军转人员的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基地,对入驻各类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者给予租金减免、创业指导、政策咨询、市场营销、信息交流、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真正做到对创业者“扶上马”再“送一程”。
资金难是众多创业者公认的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对失业等困难人员而言更是如此。为此,近几年我市不断探索加速创业融资机制建设,建立了市级创业融资服务区,实现公共服务机构、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补充市、区两级担保基金,市本级达4.6亿元,承担市南、市北、李沧区的创业人员贷款担保,其他各区(市)担保基金均达2000万元以上,五个区市建立担保机构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构建了全市统筹、城乡一体、高效便捷的小额担保贷款格局。2014年,市本级贷款额首次突破2亿元,达2.77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还创新了小额担保贷款安全风险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小额担保贷款考核指标体系,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纳入全市公共就业信息系统管理,有力保障了担保基金的利用效果和风险防控,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保持在99%以上。
为鼓励农村劳动者和其他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我市还开展了“筑巢引凤促创业”主题创业活动,使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能及时获取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和创业帮扶等服务。2014年至今,全年共组织创业指导1022场次,指导创业者2.3万人;开展创业培训1.4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