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青岛市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商会在青岛高新区成立,成为高新区链接全市资源、扩大产业生态圈的重要举措。而在此前两个月内,青岛市软件与信息技术业商会、机器人产业商会、生物医药产业商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商会等悉数在该区成立,印证了红岛经济区“软件信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主导产业布局已基本拉开框架。
2014年,红岛经济区主导产业新签约重点项目69个,总投资661.6亿元;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项目301个,总投资1525亿元。同时全力推进总投资930亿元的44个重点产业园区和40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在建重点园区和项目48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新竣工项目2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同比增长18.5%。
软件信息产业方面,围绕30.5平方公里软件科技城,新引进IBM、金山软件、神州数码北方总部、中关村(青岛)软件园、银江软件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软件专业园区达到21个,规划建设面积758万平方米,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634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的招商局青岛网谷部分主体封顶;总投资80亿元的清华科技园—科创慧谷完成11万平方米孵化器主体建设;万人规模的青软实训基地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美元的金茂智慧新城、总投资36亿元的中国移动青岛云计算及互联网研发基地、总投资14亿元的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签约建设。软件科技城也荣获“2014年中国软件园区最佳投资环境奖”。
高端智能制造产业迅速崛起,获批成为“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面建设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引进包括3个世界排名前十的机器人项目35个,总投资84.2亿元,14个项目建成投产。其中,国内最大的“新松机器人”,投资36亿元建设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创新平台和北方区域总部;安川机器人开工建设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机器人展示平台;库卡机器人近期签约落户;总投资30亿元的联东U谷·青岛高新国际企业港落户,建设机器人产业加速器。引进西安交大3D打印研究院,筹建国内最大的3D打印研究院,承办了第二届世界3D打印大会,引进全球首个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总部,新签约德国霍特曼恒晖(青岛)科技等11个项目。
规划建设占地3500亩的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快速集聚。总投资2.5亿元的政府合作基金已评审全球生物医药项目13个,累计引进一类新药、蓝色生物医药加速园等项目48个,其中一类新药7个,总投资77亿元,14个项目建成投产,年产值30亿元以上,10个项目开工建设。省内最大的12万平方米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和干细胞生物诊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成运营,总投资2.4亿元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建设。加快推进哈佛大学生物抗体试剂、霍尼韦尔临床图像传输分析系统等30个重点在谈项目,力争3-5年孵化生物医药企业100家以上。近日,高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围绕海工装备研发产业,以中船重工集团为核心,突出海洋观测探测装备、深海仪器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等7个产业方向,累计引进项目26个,竣工投产15个,开工在建6个,总投资107亿元。建设总投资5.6亿元的青岛深海工程国际产业园项目,全面打造国内高端深海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签订“青岛海洋工程与技术联合研究(孵化)中心”项目合作协议。到2020年,载体面积将达150万平方米,研发人员达2000人以上,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海洋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产业呈现先发优势。新材料方面,依托3万平方米的专业产业园,开工建设我国北方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基地——青岛国家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唯一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运营的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成为科技部在全国布局的四大基地之一,已引进项目18个。节能技术方面,引进美国特斯拉电动汽车设立山东分公司,启动建设国内最大的汽车充电云平台信息控制中心和新能源汽车展示中心,配套建设新能源产业园,打造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
另据了解,今年,红岛经济区将继续抢抓我市发展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机器人、海洋仪器装备、3D打印等十大新兴产业的机遇,坚持“聚焦、聚集、聚合、聚变”的推进路径,全力打造“1+5”主导产业,板块化、平台化推进产业集聚。到2016年,建设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载体5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200万平方米,科技商务总部2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实现产业产值2200亿元以上,成为山东半岛蓝色跨越的创新引擎和通往全球的创新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