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人的潜意识里,美术馆是只可远观的类似“殿堂”一样的建筑。陈丹青曾说,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很多美术馆更像出租场地的展览馆,美术馆已经商业化了。可是在嘉木,带着孩子的、提着菜篮子的、去湖北路粮店买包子的、在老舍公园打扫卫生的……都可以自由出入。一年过去了,正是凭借着温情的平民姿态、平淡的公益精神,嘉木成为青岛受艺术家、市民、游客、新闻媒体及政府等共同关注与喜爱的文化场馆,成为青岛又一块文化地标。
原清华大学掌印人梅贻琦论大学有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比之于一座城市,随着市民对生活品质的关注,人们的目光透过遍地钢筋混凝土的骨架,也更多聚焦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对于岛城来说,现代的城市文明,不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取代森森丛林及绵绵海岸,不是马路上拥堵的汽车淹没安静的鱼山小巷。城市发展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物质文明同时,不应该忽视对城市品格的塑造。
岛城是座百年新城,是殖民与后殖民接续的年轻城市。不避讳的讲,这座凭借独特的海洋文化和美丽的滨海风光而称誉海内的城市,其文化和艺术氛围,并没有其它若干城市来得那么强烈。岛城这座城市的骨架需要文化艺术的血肉滋养。
知名文史专家、艺术评论家李明在评价嘉木时,有这样一句话,“嘉木美术馆温情的平民姿态、公益精神与独立性,都是之前的本土艺术机构匮乏的要素,希望嘉木可以这种公民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品质与公共方式的扩大化,推动青岛这个城市的进步。”公益文化坚守着“城市与艺术的平民化体验”。这份文化艺术的滋养,让岛城充满了爱与关怀。
相对于偌大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或许,这只是一点星辰,但这种把外形优美的滨海之城不断气质化的努力,却呼唤着更多繁星的出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希望不光美术馆,将来还有图书馆、博物馆、社区文化馆……这些承载着精神服务的公共空间,这些“旧时王谢”,能逐步走进百姓生活。让生活在岛城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文化设施提供的便利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带来的幸福。不至于在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因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人们的精神诉求又沦为另一番无法安放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