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一年多来,通过整合政策、社会机构和互联网等资源,构建起平台与工作站、联系点联动,线上“云”服务与线下实体融合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并与78家机构签订协议组成 “服务联盟”、联合21个行业协会成立“协会之家”,将服务体系推向多元主体互动,从而放大政策平台的帮扶实效,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找到服务”、“用上服务”。
平台延伸站点“扎根”企业
“找不到服务”、“用不起服务”一直困扰着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为破解这一难题,商务部于2012年在全国首批20个城市试点建设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青岛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由市商务局依托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成立市商贸发展服务中心承担平台建设,并于去年6月建成运行。
“平台建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根本出发点——把服务做实。”市外服中心主任王集源说,一个服务平台如何惠及全市38万多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为实现“服务落地”,第一步就是在市外服中心开设服务大厅,设立了15个服务窗口,向企业提供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管理提升、科技应用、投资融资等九类公益性服务。
在此基础上,中心在各区(市)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建立了10个工作站,并在各区市选择商贸聚集区、专业市场、行业协会等建立了11处联系点,形成了以市级平台为引领、工作站为中枢、联系点为基础的服务体系。
这些工作站和联系点,既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渠道,又是自下而上的企业反馈渠道。服务平台建立后,工作人员随时向工作站推送最新的政策变化、展会、培训会等信息,再由工作站传达给本地的联系点和中小企业,企业真正“找到了服务”。
企业有需求有困难,也可以通过本地的联系点、工作站反馈给服务平台,平台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平台和工作站、联系点人员通过走访企业摸底调研,了解企业的切实诉求。
“之前我们经销商之间互不相识,现在,我们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从原来的单一品牌专卖店变成了酒水品牌综合店。” 平度市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窦翠芳告诉记者,服务中心与协会联合发挥协调功能,不仅扩大了商家经营种类,也对中小酒企走出家门开拓市场起到了助推作用。
用互联网思维开启“云”服务
除了线下的交流与服务,中心还通过“云”平台、“手机报”、QQ工作群、微信订阅号等多种线上方式,构建起全方位无缝隙的服务网络。
“云”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发布、企业注册备案模块、服务产品管理、服务对接管理、业务统计分析、数据查询等功能。同时,企业和各级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每周都会收到平台发送的“手机报”,内容涉及区市商贸服务动态、重要通知、最新政策等。
另外,QQ工作群则方便各部门之间在线交流,企业和服务机构也可以在线完成服务对接,QQ群就像中小企业的服务 “通讯录”,遇到税务问题,寻求法律援助,需要广告设计策划等等,中小企业经营可能涉及到的服务机构,基本都能在“通讯录”里找到,方便在线咨询或一对一服务。
平台还推出了 “相约8858”在线访谈活动,邀请专业机构与企业在线互动答疑,帮助企业解决法律、财税、投融资、微营销等实际问题。“传统培训由于场地有限,而参与在线访谈的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在线提问,受益面更广。”市外服中心副主任孟鹂告诉记者,不仅能解决一些共性难题,而且省时省力。
“联盟”与协会成社会服务力量主体
在构建政府机构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基础上,中心不断整合社会机构资源,将服务体系推向多元主体互动。
中心选择具有相应资质、运作规范、经验丰富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优惠的服务,中心根据商务部扶持政策给予机构一定补贴。目前平台已与银行、保险、典当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等行业的78家服务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组成“服务联盟”。印制《服务机构手册》发放给企业,企业可根据需求直接对接服务机构,节约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其中,仅融资一项就给众多企业解决了难题。服务平台与青岛市11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银行举办了多场银企对接会,签约银行对平台会员企业加快了放款速度,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针对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等特点,服务平台还与8家典当行、6家担保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便捷快速的融资服务。截至目前,累计通过银行融资57亿元,通过典当行融资55.59亿元。
同时,中心联合市饭店和烹饪协会、市名优商品流通协会、市典当协会、市汽车配件用品流通协会等21个商贸流通行业协会成立了“协会之家”。通过组织引导行业协会,在会员企业中进行政策宣导、行业自律、开展技能大赛等活动,提高企业规范化经营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