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节会类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建国65年成就:用65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历史

来源:中国网-- 2014-09-26 11:55:58 字号:TT

    中国网9月23日讯日前,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主任赵凌云在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政研室(改革办)承办的《政策》杂志上撰文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年来的现代化成就。他说,新中国6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中国探索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在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党的建设现代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经济建设的现代化

    纵向地看,经济现代化成就辉煌。65年前的中国,经济形态主要是传统经济,生产力十分落后,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经济形式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形态,商品经济规模很小。65年后的今天,现代化的生产力已经占主导地位,工农业生产的工业化、信息化程度已达到中等偏上国家水平。经济总量建国初期只有1000多亿美元,2013年已经达到9.3万亿美元,2014年有望突破10万亿美元,将与美国一起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超越10万亿美元规模级别的经济体。经济总量规模世界排名由建国初期的十五六位,跃居至现在的第二位。人均GDP从建国初期的35美元增长到7000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分析报告,中国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沿海省份如江浙、上海等地,已经进入高收入水平阶段。

    从国民私人财富拥有量看,根据波斯顿咨询公司《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的结论,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达到了22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46万亿美元。从经济结构看,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建国初期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仅占10%左右,2013年农业仅占GDP的10%。中国正在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2020年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根据《2013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从1980年的0.407上升到2013年的0.699,上升了近0.3个百分点。

    从2011年开始,中国人类发展指数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从低人类发展到中人类发展水平的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提升速度居全世界之首。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更能说明问题。印度的国情与中国比较接近,人口多、底子薄。印度比中国独立早,独立后的国家建设还得到了英国的帮助与支持。2013年,印度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而中国是7000美元。与菲律宾比较,1949年菲律宾人均GDP高于我国2-3倍,2001年起中国超过了菲律宾的人均水平。此外,从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指标上看,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也呈现强劲的势头。

    政治建设的现代化

    经过65年的发展,中国在政治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已经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并逐步走向完善、巩固。

    首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模式。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生命与核心价值。65年来,中国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民主模式,即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西方推行资本主义民主,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直接选举。实践证明,在中国创造性实践与发展的协商民主比西方民主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协商民主把民主贯穿于政治协商、政党协商、民主协商过程之中,贯穿于决策之前、之中、之后,符合中国国情。65年来,中国为人类社会探索和贡献了一种新的民主形式。

    其次,社会生活步入法治化的轨道。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此后虽然经历了像“文革”那样对法治的践踏时期,但法治的精神始终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恢复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不断推进立法、司法改革。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行已经走上法治化轨道。依法执政成为党的基本主张,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遵循。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司法独立,进一步巩固社会生活的法治基础。

    第三,党的执政体制正在不断现代化。一是执政骨干队伍废除了终身制,实现了领导集体代际之间交替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执政理念不断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终极目标。三是执政方式不断改进,正在探索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建设的现代化

    65年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从几乎一无所有向丰富多彩转变;人民的文化生活从严重匮乏向比较丰富转变。政治文化从传统的专制文化向民主法治文化转变,从官僚文化向公共文化转变。民主、法治已经构成政治文化的主旋律。社会文化从落后的封建文化、半殖民地文化转向了以公平正义为主旋律的现代文化。公平正义取代过去的等级服从与权力膜拜,成为人民心中最深层次的价值观。经济文化从过去追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文化转变为以效率、创新为主旋律的市场经济文化。道德文化从传统的三纲五常为主体的封建文化转变为开放、开明、包容的新型道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道德规范正在形成。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弃善扬恶的社会,这是不正确的。诚然,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来,社会的道德水准有一定程度的滑坡,但这些只是社会道德的局部层面。总体看,全社会积极向上、开明包容、惩恶扬善的道德价值体系正在形成。可以相信,伴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随着科学合理的引导机制和评判机制的建立健全,中国将逐渐形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道德文化体系。

    社会建设的现代化

    65年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是社会差距正在缩小。研究社会现代化首先得看“三大差距”,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脑体差距。建国65年来,我国的“三大差距”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过程,总体上在缩小。应当看到,我国社会公平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国民的贫富差距的确很大,2003-2013年10年间,基尼系数突破了0.4,最高值达到0.49,平均达到0.481,已经属于高度不公平状态。但是,中国的收入差距跟西方的贫富差距性质是不一样的。西方是制度性差距,而中国是机制性差距。资本主义本质上是追求资本收益的,收入差距是制度使然,无法改变。最近,法国经济学家皮克迪出版了《21世纪资本论》一书,在西方学术界引起热议。他认为,资本主义如果不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就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资本主义要发展,必须彻底改变资本的收益增长率高于劳动收益增长率的制度设计,否则资本主义是不可持续的。按照他的统计,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收益增长大大高于劳动收益的增长。如美国,二战前1%人口的收入占全国收入的20%,二战后降到10%,当前又提高到20%。资本主义国家少数人占有多数财富的问题,是制度性的根本问题,避免不了,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持续。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不存在这样的根本性制度障碍,可以通过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机制的改革,调整、完善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农民的市民化与户籍附着权利的取消,社会公平度正在显著提升。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国家法治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规则意识的增强,“三大差距”还将进一步缩小。

    二是社会流动与整合机制逐渐形成。社会有序流动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给每个人从社会低层进入社会高层的机会,人的有序流动进而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流动很小,人们都被禁锢在土地、单位和户籍上。当前,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职业门类日益丰富,社会流动不断加速,并且流动规模越来越大、世所罕见。总体上看,这种流动与工业化、城市化、法治化、开放化、市场化是相适应的,是安全、有序的流动。当然,其中也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层和群体分化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社会矛盾还可能激化。但随着政府的有效调控和引导,社会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的社会流动与整合机制必将形成和不断完善,从而推动社会各阶层生动活跃、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流动,并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创造力、社会整合力和民族凝聚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但历史地看,这只是阶段性的问题,一定能够而且开始得到妥善解决。根据库兹涅兹“倒U”曲线理论,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经越过环境污染曲线的“拐点”,进入环境污染减轻阶段,生态环境开始进入逐步有效改善阶段。

    首先,决策层对生态恶化问题高度关注,已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这在当今世界是少有的。改革开放初期,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国策。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融入式建设模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其次,我国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例如,从2001年开始建设的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东部沿海防护林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等十大生态屏障,已经初具规模,开始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再例如,大型水利设施包括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重大的生态基础建设工程,已经开始显现成效。科技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2年度报告》数据显示,30年来我国的叶面积指数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和亚洲的平均水平,植被状况整体呈现好转态势,土壤沙化、石漠化程度也正在减轻。第三,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的反污染、防污染、治污染的观念正在显著加强,随之而来的文明、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也在加速养成。

    党的建设的现代化

    执政65年,中国共产党已进入长期执政阶段,党的建设的进展集中体现为形成了一整套执政党建设制度,党的建设不断现代化。执政党建设的现代化,说到底是形成一整套能够摆脱“周期律”的制度体系和建设体系。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民主”这一制度保障,建国前夕,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这一作风保障。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制度建设这一根本路径。当前,新一届党中央提出推进理论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已经探索出并初步掌握了打破“周期律”、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

    具体来说,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既注重发挥多党监督、协商、参政的重要作用,又最大限度地确保各个党派团结合作共事,充分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政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永远做学习大国。建设学习大国首先要建设学习型政党。苏联共产党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不够、创新不够、与时俱进不够,前车之鉴,令人警醒。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扎根人民,党才有生命力。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取得一个个重大成果,根本原因在于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我们党找到了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这是党的力量源泉。唯有用好这个传家宝,永不脱离群众,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是坚持五湖四海、广纳贤才的干部政策。选贤任能,把最优秀的才俊志士吸收到党内来,党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才能拥有强大而持久的战斗力。这是我们党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好干部五条标准与之一脉相承,是新时期党选人用人的根本指南。五是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激发党的创造活力。在发展党外民主的同时,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内因,起决定作用。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