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去年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一个个政策措施、一项项决策部署连续推出。
从取消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到削减近三分之一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启动,到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破冰;从允许民营资本设立银行,到农产品、资源性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化……这是一场千帆竞发的全面改革行动。
公车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这是一场破瘴除疾、真刀真枪的深化改革行动,人们期待已久的一系列改革相继拉开序幕。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废除劳教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终结“农”与“非农”的历史,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力度加大,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这是一场民生领域改革的再深入。
空前的力度、实在的措施--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得以推进,一些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冰开始化解。
求真务实,敢于碰硬--在新中国成立第65个年头,进入深水区的改革举措一经落实,就给经济社会发展持续释放出新的动力和活力。
9月的苏州,阴雨绵绵,高新区内一派生机。
坐在电脑前,万都底盘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管理部长林宰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以前,公司经营中产生的运费成本,是按照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我们单独成立了专门的物流企业,这一块税率降为11%,意味着公司整体税负降低。”
为最大限度享受“营改增”政策红利,万都公司调整发展战略,把科研、物流、销售等相关服务业都分离出去,原有制造企业专做主业生产。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我国经济已进入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
正如“营改增”带来的红利正在千千万万企业内部释放,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举措,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得以更好发挥,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步伐越走越稳。
全面深化改革,稳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月初,国家宣布将对已实施11年的排污费征收标准进行大幅调整,建立差别排污收费机制,对超标排放企业实行加倍征收;治污效果较好的企业,则有可能获得减半征收的鼓励。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1日,北京就率先将排污费标准提高到新标准的约9倍,为全国最高水平。
北京市水泥厂主管环保工作的副经理蔡金山告诉记者,排放标准提高后,企业排污费明显增加。为此,企业采用了新技术来控制污染物排放。蔡金山算了一笔账,虽然采用新技术花费比较大,但把增加的费用和减少缴纳的排污费相比,全年成本能节约110万元。
今天,雾霾等环境问题在不少地方成为常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巨大障碍。专家指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真刀真枪的改革,考验的是政府的智慧,更是“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新时期新阶段的改革,正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有条不紊地展开。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将向纵深推进--
简政放权先行,制度建设跟进。我国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出台“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这将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政府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箭在弦上--
6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今明两年是财税改革的关键。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取得决定性进展,税制改革在立法、推进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基本达成共识。
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已经开启--
8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即将推出的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被视为国企改革的重大突破口。在地方国企层面,北京、上海、山东等16个省份已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其中一半省份明确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时间表和目标。
德国《明镜》周刊认为,中国以强有力的姿态全面深化改革,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点燃新的超级繁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我国经济处在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期。争取在不长时间内平稳转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化解风险,力争在增速下一个台阶的同时,经济质量上一个台阶。
六十五载风兼雨,百年复兴路犹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唤起改革的勇气、弘扬创新的精神,以承担历史使命、回应人民期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中国海军第一代女水兵亚丁湾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