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综合类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历经三次生死考验 创新驱动打造"百亿常林"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4-09-18 15:23:23 字号:TT

常林生产的挖掘机在跟其他品牌挖掘机比赛中胜出

记者走进拖拉机生产流水线探访生产奥秘

    青岛新闻网9月17日讯  “常林常林,常常光临!”来到临沭县的山东常林集团,集团监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高建国首先给记者介绍的,并不是企业规模与发展成就,而是从“常林钻石”说起。

    “闻名全国的常林钻石,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就出土在临沭县曹庄镇常林村,临沭享有‘钻石之乡’的美誉,集团取名‘常林’,就是希望企业能够像常林钻石一样,拥有钻石品德、钻石品质、钻石品牌。”

    让高建国高兴的是,就在今年8月7日,山东常林集团与哈尔滨双来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高效节能环保挖掘机“神挖”系列,颠覆了传统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对挖掘机行业来说是一次革命。

    在现任集团董事长张义华看来,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事业,没有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绑在一起的伟大志向,企业就丢掉了发展的根基。从1943年成立,山东常林集团至今已历经71年。

    历经70年 进入“中国制造”的国家队行列

    71年前,常林集团还是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铁业组。

    从10座烘炉、10间草房的铁业组,到农业装备领域、工程机械领域、高端液压件领域的国家领军企业,到拥有占地25平方公里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常林集团70年的足迹,是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发展历程的一个印证。

    1943年2月的一个凌晨,三点多钟,山东临沭县城附近稻埝村一个铁匠铺里,16岁的学徒工王元英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铁匠铺一天的前期工作,只等师傅一声令下,点火烧炉。

    这一天,对于王元英所在的铁匠铺等10个铁匠铺意义非凡。正是这一天,稻埝村、南沟东村等10座烘炉共50多人加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临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古贺区稻埝铁业组。稻埝铁业组的成立标志着常林集团的诞生。

    在经历了铁火锻造的40年代,铸剑为犁的50年代,“喝酱油兑水照样干工作”的60年代,开启农业机械化之梦的70年代,面向市场洗礼的80年代,在90年代中期,常林终于破冰前行,迎来一个亿万中国农民拥有手扶拖拉机的“王国”春天。

    如今,常林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液压产品、高端铸造等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多化生产经营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岗职工达到5000余人,2014年上半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等机械产品批量出口亚、非、拉、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受“生死存亡”三次考验 创新驱动打造“百亿常林”

    1991年7月9日,临沭县农机厂正式更名为“山东手扶拖拉机制造厂”,1993年4月,37岁的张义华上任厂长。

    张义华曾称自己这一代人是“浓缩版”的人生,事实上,常林集团十余年间从一个农机小厂发展到现代化企业集团和行业领军企业,其发展也是“浓缩版”的。

    在1996年进厂的高建国印象里,那个时候刚进入人们视野的“张总”,还是一个“白天两手油,晚上一盏灯”的厂长形象,视野基本不出工厂和行业。

    说起常林成长中关乎生死存亡的三次转型,高建国毫不犹豫地回答,“1993年、1996年、2008年。”

    1993年春天,当时还是山东手扶拖拉机厂的常林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困难,现为常林机械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的马西连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厂区大院里停满了3000多台手扶拖拉机,远远望去一片红,但对常林人来说不啻为灾难,产品大量积压;工人大批放假,厂里只发给生活费,在厂区附近的菜市场里,卖菜的大多是厂里的工人;银行贷款还不上,企业已经濒临倒闭破产的边缘。

    张义华正是受命于此时。如何让厂子摆脱困境?接手常林后,张义华首先做的就是与通用机械厂联手开发试制新产品,通过开发新产品来拓宽经营渠道。

    经历了千百次的闯荡和挫折,张义华明白了一个道理,必须主攻主业,要赢得市场就要做全国质量最好的手扶拖拉机。

    在经历了1994年到1996年三年连续翻番的梦幻般青春勃发之后,1996年11月20日,山东手扶拖拉机制造厂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新生的常林集团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间,开始遭遇真正的考验:过剩的产能,高企的成本,无序的竞争,成长的乏力,以及与强大对手的白刃相较。张义华曾不止一次感叹,这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这一次,张义华选择了“深化产权改革,以创品牌为核心,重点搞产品研发,”最终度过了那段转型的徘徊期。

    第三次转型是在2003年至2008年,常林遭遇十年一遇的原材料大幅度提价且货源紧张、罕见的“非典”和大雨,产品价格难涨且销路不畅,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面对困难和挑战,常林集团冲破固有思维模式,打破管理瓶颈,紧盯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逐步增强核心竞争力。2004年8月,第200万台“沭河”牌系列拖拉机和第150万台柴油机成功下线,标志着全球最大的手扶拖拉机制造基地诞生,常林一跃成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市场的领跑者。

    转方式调结构 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就在记者前来采访前不久,8月7日,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节油50%、生产效率提高100%的节能高效环保挖掘机“神挖”问世。

    山东常林集团董事、总裁钟默告诉记者,两年前的8月7日,是常林集团中川高端液压件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的日子。时任中国液气密协会理事长的沙宝森当时曾激动地向业界宣布:请记住中国液压史上的“八七会议”!这是中国液压行业里程碑式的日子。而今天,“神挖”实现了工程机械主机与液压系统配套的融合,是对挖掘机行业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企业要跨越发展,就得转型升级,从传统低端型向现代高端型发展!” 集团监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高建国说,几年来,常林将低端农业装备做成“精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外来投资,把“短项”变为强项,实现“鲤鱼跳龙门”。

    “特别在高端液压系统和高效节能环保工程机械方面,常林在走过‘仿—改—创’阶段后,打破国外垄断,已经掌握核心技术并创造出在世界行业范围内颠覆性的技术与产品。”

    高建国所提到的“高端液压件”,属于机械装备产业的重要基础件,也是国防、能源、海洋、农业、工程机械、环保等高端装备的核心技术,是未来20年装备制造业实现绿色、智能、超常、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和瓶颈技术之一,目前严重受制于日本,多年来,国内工程机械高端液压件几乎全部来自日本川崎,市场占有率达到90%,液压件被国外高度垄断已成为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锁喉之痛”。

    然而,山东常林集团中川液压公司经过几年的潜心研发和不懈努力,已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目前中川液压项目已顺利投产,通过了国家级产品鉴定,实现了核心技术重大突破。

    在竞争异常残酷的市场,企业能够存活到70年代是凤毛麟角,集团董事长张义华认为,常林能够走到今天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企业集团,与发展机遇、政策扶持、国内外专家鼎力相助、一代一代常林人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如今,当记者走进常林农装公司的产品展厅,看到各种各样的农机产品,从最普通的小马力手扶拖拉机, 到20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从最现代化的稻麦联合收割机,到世界上第一台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玉米收获机,每一件产品都展现出常林现代化农业生产流水线的丰硕成果,都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创造的故事。(记者  张进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