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孩子该去哪儿?成为近年来城市社会管理中的热点话题,也是新市民们最头痛的难题。如何科学地解决社区里的孩子暑假托管,如何按需开办形式多元化,如何探索多模式并存发展?这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心为民妥善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专刊第 74期曾刊登了市北区工商局重庆南路工商所为闲置物质市场里的孩子们办起爱心学堂的故事,引发社会强烈反映。正值暑期,市北区多个街道、社区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兴办爱心学堂。为此,专刊将进行系列报道。
7月,市北区的小学生们开始了漫长的暑假,这也是许多孩子翘首以待的节日。但对于部分新市民家庭来说,暑假也是他们心头一个放不下的难题。
来自济宁市下属农村的陈国民一直在抚顺路蔬菜批发市场卖菜,前年刚把孩子接过来上小学。“我和媳妇寻思趁着年轻多给家里挣点钱,孩子一放暑假就没人看管,只能送回老家去。”陈国民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乍一分开,他和妻子心里也挺失落的。“最好家附近能有托管的地方,既让我们放心又能让孩子学点东西。”
陈国民的愿望,代表了一部分新市民父母的心声。
实际上,近几年,市北区的部分街道、社区,一直在进行着为新市民子女提供假期托管课堂的尝试,有的社区已经取得了成熟的经验。共青团市北区委、市北区计生局等单位也一直助推着这项工作的开展。今年的暑期里,市北区有七八家社区将探索开办暑期“爱心学堂”,开班形式多样化,让新市民子女在暑期多一个可选择的去处。
登北社区辖区内有两所小学——无棣四路和吉林路小学,这两所学校的来青务工人员的子女分别占到了92%和85%。对这两所学校的一些学生来说,暑期让他们期待的理由,不是回老家的自由,而是登北社区从2012年就开办的各种托管课堂。暑期有夏令营,寒假有冬令营,沙盘、绘画、国学、京剧、手工……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每年都有20多个孩子定期在这里托管。
在登北社区的带动下,今年,同属于辽宁路街道管辖的小鲍岛社区也将“复制”登北社区的课堂模式,周一到周五全天候托管,目前已确定五六种趣味课程供孩子们选择。
“各个辖区的孩子们情况都不同,前期我们特地对外来务工的家庭进行了走访,根据这些父母的需求量身定制托管服务。”宁夏路街道龙潭路社区主任郭风英说,他们辖区的新市民家庭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安全的去处,因此街道初步打算提供全天候的托管。
对于开班时间,洛阳路街道商邱路社区主任吴爱华表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各街道、社区的硬件条件不同,要都做到“全天候”托管是个难题。她给“爱心学堂”起了另一个名字——“放学回来吧”,从去年已经实现日常托管,今年打算探索暑期托管,每周计划开三次公益课堂,辖区里的孩子喜爱书法,就先从书法课教起,以后在硬件改善、人员到位的情况下,会增加时间和课程内容。
目前,洛阳路街道、宁夏路街道、台东街道、辽源路街道、敦化路街道、水清沟街道等多家街道负责人均表示对“爱心学堂”非常支持,并根据自身的条件设定不同的开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