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处理农村污水
对于环境卫生的改变,胶州市远未满足,该市持续深化提升,把农村污水处理在全省率先提到了议事议程。日前,胶州首座村级“太阳能”污水处理厂在胶莱镇南王疃村建成并投入运行,覆盖周边7个村庄的2000多户居民。“现在家门前都有污水沉淀池,有了脏水直接流到里面,污水实现了统一处理,很方便。”近日,记者来到南王疃村张培玺大爷家,老人正在乐呵呵的洗菜做午饭。
记者在南王疃村污水处理厂看到,这一新型村级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区、太阳能发电区、人工湿地区等,现在每天可处理污水100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地埋式处理方式,污水经过厌氧菌的吸附、人工湿地处理等多道处理程序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可用于生态鱼塘养殖、园林用水、公厕冲洗等。
据了解,这个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用的电全部是太阳能发电,专门引进的太阳能电池板每天能发电40多度,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日常用电需求,真正做到了生态、节能、环保。
像南王疃村这样分散于各村的污水处理厂,在胶州偏远村庄多有规划。胶州市环保局局长吴焕香说,“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居住相对分散,铺设统一管网不现实,存在污水收集难、管网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和施工不便等突出问题。对于农村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胶州采取了“1+10+N+X”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模式。”
吴焕香表示,具体说,“1”是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10”是区域集中污水处理模式,共?1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其中利用原有的污水处理厂3座,新建污水处理厂7座;“N”是区域小集中污水处理模式;“X”是分散型污水处理以及原位污水处理模式,包括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原位污水处理设施等。
吴焕香表示,到今年底胶州市60%的村庄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到2016年,对未完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工业聚集区实行区域限批。
目前,胶州各镇街已经有5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行,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2.32万吨,覆盖范围为105平方公里,可辐射121个村庄。此外,在镇街还有5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
在污水处理站较早投入使用的里岔镇大孟慈村,村民周茂栋说,“以前家里养牛养猪到处臭烘烘,现在整个村子里都铺上了暗管,所有生活污水都汇集到村污水处理站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周茂栋家里生活废水和粪便都通过下水道排到了家门口的化粪池,而在化粪池旁边有一根支管,废水经过沉淀分层,上层的污水支管流入主管道后,进入村子后面的污水处理站。据介绍,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能力是每天100吨,污水处理后虽然不能喝,但是灌溉农田没问题。
“美丽胶州”怎么建?这里有“标准”
胶州市把“乡村文明行动”作为推进城乡环境的总抓手。怎样才算达标?胶州市最近用细化的标准给出了答案。在乡村文明行动中,胶州市针对不同村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乡村文明家园卫生洁净村、达标村、示范村和特色村创建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详细创建标准。在全省率先用“乡村文明行动”标准规范村庄创建。
庄孟坤介绍,以卫生洁净村为例,该市确定了合理配备垃圾桶和保洁员队伍,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村内干净整洁等6条详细标准,从垃圾清理、禽畜圈养、秸秆堆放、生活污水处理,道路两侧、沟壑两侧等卫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卫生洁净村一样,达标村、示范村和特色村均有其详细的创建标准。庄孟坤说,胶州市立足让每一个村庄有目标,有提升,科学制定和细化文明村庄的创建标准,做到村村行动,梯次推进,共建美丽胶州。他说,四类村庄的标准各有其针对性。镇村环境干净整洁是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此,该市确定了6条卫生洁净村创建标准,也是全市所有村庄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针对这一标准,胶州市在镇办村居环卫保洁、垃圾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垃圾清运、处理力度,加大考核监督力度,形成“属地管理、源头整治”的长效机制。
胶西镇花园村主任石玉传说,“以前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现在有了标准,俺们照着干就行了。”第二个层面是达标村。据介绍,达标村建设是在达到卫生洁净村的基础上,实现高标准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美化,公共场所亮化,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并有效使用,供水管网完善健全,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等9条标准。
据介绍,“美丽胶州”建设的最高标准是示范村,是达标村的再深化再提升。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主要在于新农村五化建设等硬件设施,通过硬化村庄道路等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而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主要是注重村庄文化等方面软实力的提升,满足老百姓在文化、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上的需求。位于三里河街道的刘家村在发展村庄经济同时,更加注重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投资500多万元改建村庄文化大院,建设了胶州市首家村级标准化数字影院、藏书一万多册省级标准图书室和32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以及书画室、棋牌室、活动室等,成为其他村庄建设文明乡村的示范村庄。
而特色村则是充按照“特色鲜明、品牌响亮、效益明显”的要求,将村庄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致力打造一批生态自然、乡土风情、休闲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村庄。位于洋河镇的曲家芦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探索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新路子。作为洋河采摘节的主采摘园区,仅采摘节一项,每年可吸引游客6万余人,为民增收350余万元。党支部书记冷同尧说,今年,村里在村西建起了40个钢结构大棚,新增了葡萄、樱桃、油桃等适合采摘的品种,朝着乡村文明家园特色村的目标迈进。
根据村庄创建标准,胶州市将对全市所有村庄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利用一年的时间,所有村庄达到卫生洁净村标准,90%以上的村庄建成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集中力量打造50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和20个乡村文明家园特色村。该市还加大激励力度,每新建成1个特色村和示范村,以奖代补分别奖励20万元。(青岛新闻网记者 夏巧怡)
上一篇:胶州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提速
下一篇:2014网媒青岛行 梦想青岛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