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讯 6月7日下午,“美丽中国 青岛梦想——2014中国网络媒体青岛行”记者团来到了青岛保税港区。
2013年8月22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经国务院批复设立,9月29日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作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区理论研究的提出者和推动者之一,青岛保税港区密切关注着国内外自由贸易港区的发展动向,自贸区战略启动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着手青岛自由贸易港区试点的研究探讨。
“发展青岛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发挥山东、青岛的海洋优势,贯彻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建青岛自由贸易港区可以作为利器,挖掘山东省内升的动力,提高整个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准,带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青岛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苏满讲到,青岛申办自由贸易港区,不是要伸手向国家争取政策优惠,而是要俯身为改革探索路径。
打造连接中亚、中东欧与东北亚的战略经济枢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设立青岛自由贸易港区,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山东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好山东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建设,打造蓝色经济升级版,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运竞争力,抢抓更多国际航运新机遇,打开内陆地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物流通道,提升沿黄腹地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山东承接南北、贯通东西、毗邻日韩的优势,打造连接中亚、中东欧与东北亚的战略经济枢纽,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
首创“区、园、港”整合升级模式
青岛处于环渤海与长三角的结合部,是“一带一路”与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交汇枢纽;青岛是全国知名的海洋科技城,集聚了28个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及全国70%涉海领域两院院士,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海洋科研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青岛与日韩经贸往来频繁,人文交流密切,产业互补性强,与日韩十几个城市建立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韩国、日本在青岛均设有总领事馆;青岛拥有我国北方第一大外贸港口,120多条国际航线连接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青岛保税港区首创了海关总署在全国推广示范的“区、园、港”整合升级模式,实施了我国第一部保税港区地方法规——《山东省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条例》,积累了一定的特殊区域运作经验,具备了承接自由贸易港区政策落地的基础和条件。
立足国家战略 打造青岛特色
青岛自由贸易港区规划面积为37.94平方公里,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联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区域和政策试点范围。方案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山东和青岛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内容虽有借鉴,但主要突出了青岛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等方面措施在借鉴上海、天津等地经验基础上,结合青岛实际进行了调整。方案主要突出了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文化及海洋服务贸易转型升级、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建设、高端制造业服务、中韩贸易便利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领域的先行先试,提出具有青岛特色的创新措施90余条。
围绕《总体方案》,提出了专业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服务、航运服务、金融服务、社会服务、制造业等七大领域近50条开放清单,重点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贸易、金融和航运规则体系。这些试点政策经批准实施后,将为国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也将为山东以开放促改革、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增创新的优势。(青岛新闻网记者 夏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