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站公告 > 正文

建设“美丽胶州”:村村都有保洁员 污水处理循环用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4-06-10 16:27:50 字号:TT

   

    青岛新闻网讯  6月8日上午,“美丽中国 青岛梦想——2014中国网络媒体青岛行”采访团走进胶州,感受乡村文明建设下的新农村风貌。在胶州市胶莱镇南王疃社区,记者看到大街小巷宽敞干净,路旁柿树、石榴迎风摇曳,墨绿的垃圾桶像整齐的士兵,隔不远就有一组。身着橘黄马甲的保洁人员,正一板一眼地清扫着小巷。置身社区,让人感觉浑身舒畅,心旷神怡。陪同采访的胶州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庄孟坤说,像南王疃社区这样干净整洁的社区,在胶州市不新鲜,“配多少保洁员、多少垃圾桶,绿化怎么搞,有没有善行义举四德榜,这些市里都有标准,你不用挑不用拣,随便走随便看,都不差。”

    记者在胶州采访,最大的感受是,看似“看得见摸不着”的乡村文明建设,竟然有了操作性很强的详细标准。人们提到最多的词儿,也是“标准”。

    镇镇设立环卫所,村村都有保洁员

    早上4点,胶州市胶东街道大麻湾三村的保洁员李祥臣、韩加敏等,推上小车,从南往北,挨家挨户地收垃圾。收集起来之后,集中放置到位于204国道边上的垃圾存放点。

    李祥臣他们8个受雇于村里,每月800元的工资。任务是大街小巷的卫生,基础设施的基本维护。“这工资办事处负担600元,村里负担200元。”村书记张雷说,麻三村大,近800户,户数多,坐落散,以前家家户户的垃圾处理是个不小难题。现在村里统一为各户配发小垃圾桶,村民早晚两次将自家垃圾桶放在门前,村保洁员早晚两次统一收集。为了避免垃圾撒漏、异味,村里特购买了8辆封闭式的保洁车,“有斗有盖,严丝合缝,不撒不漏。”张雷说。

    这边挨家挨户地收集,那边市环卫处的驾驶员张振东,凌晨2点半就出发沿204国道一路驶来,先是到三角湾头村,然后南庄一村、二村一直到四村,到达大麻湾三村时,正好李祥臣、韩加敏他们已把垃圾集中到了村头。下得车来,张振东操纵手柄,一下挂住两个一米多高的垃圾桶边缘,上升,倾倒,压缩,然后放下桶,用手逐个扶整齐。“一趟下来,要跑30几个村,5个多小时。有标准,几点到哪个村,不差五分钟。”张振东说。

    胶州市建设局局长汤德华告诉记者,胶州市统一标准,按照每15户一个的标准,全市农村配备垃圾桶1.5万个。按照每100户1人的标准,像李祥臣他们这些村级保洁员,在胶州市共配备3548人,“实现了全覆盖。”

    胶州市环卫处副主任张征光说,胶州城乡共有两支环卫车队,一支负责城区,有32部;一支负责农村,有17部。全部是新式后装式压缩垃圾车。其中跑农村的因为路途远,大都是12吨的大型车。“一天进场垃圾大约600吨,其中农村约占三分之一。”

    张征光坦言,这里边,既有十几公里的胶东这样的市郊乡镇,也有40公里以外的里岔、洋河等镇。里岔镇来回一趟80多公里。“说实话,来回路途有点远,费用有点高。”

    为解决这个问题,胶州市投资1500万元,分别在胶西、胶莱、洋河、里岔、铺集规划建设了5个垃圾中转站。设计垃圾日运转能力每个150吨,覆盖周边30公里以内的村庄,工艺上采取竖直式垃圾压缩处理技术。“把垃圾压缩为20多吨重,类似于集装箱大小,一车顶现在的两车。”

    收集的垃圾,全部运送到胶州城区北部的垃圾填埋场。该场建设于2005年,设计能力20年,采取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去年刚刚投资800万元建设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日处理污水150吨。“处理后的水,灌溉、养鱼都没有问题。”

    胶州市给每辆垃圾运输车都装上了GPS定位系统,“几点出发,几点到哪个村,每天跑没跑,跑了几趟,途经哪里,都一清二楚。”胶州市环卫处督查科科长乔会先说,“都是标准化操作。”在胶州,一个淡出人们视野多年的机构在胶州各镇办重新挂牌。2013年10月8日,“阜安街道办事处环卫所”正式成立。此后不久,各镇办环卫所均纷纷挂牌,“目的就是强化各镇办环境卫生的督查管理。”胶州市建设局工作人员说。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处理农村污水

    对于环境卫生的改变,胶州市远未满足,该市持续深化提升,把农村污水处理在全省率先提到了议事议程。日前,胶州首座村级“太阳能”污水处理厂在胶莱镇南王疃村建成并投入运行,覆盖周边7个村庄的2000多户居民。“现在家门前都有污水沉淀池,有了脏水直接流到里面,污水实现了统一处理,很方便。”近日,记者来到南王疃村张培玺大爷家,老人正在乐呵呵的洗菜做午饭。

    记者在南王疃村污水处理厂看到,这一新型村级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区、太阳能发电区、人工湿地区等,现在每天可处理污水100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地埋式处理方式,污水经过厌氧菌的吸附、人工湿地处理等多道处理程序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可用于生态鱼塘养殖、园林用水、公厕冲洗等。

    据了解,这个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用的电全部是太阳能发电,专门引进的太阳能电池板每天能发电40多度,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日常用电需求,真正做到了生态、节能、环保。

    像南王疃村这样分散于各村的污水处理厂,在胶州偏远村庄多有规划。胶州市环保局局长吴焕香说,“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居住相对分散,铺设统一管网不现实,存在污水收集难、管网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和施工不便等突出问题。对于农村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胶州采取了“1+10+N+X”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模式。”

    吴焕香表示,具体说,“1”是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10”是区域集中污水处理模式,共?1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其中利用原有的污水处理厂3座,新建污水处理厂7座;“N”是区域小集中污水处理模式;“X”是分散型污水处理以及原位污水处理模式,包括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原位污水处理设施等。

    吴焕香表示,到今年底胶州市60%的村庄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到2016年,对未完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工业聚集区实行区域限批。

    目前,胶州各镇街已经有5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行,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2.32万吨,覆盖范围为105平方公里,可辐射121个村庄。此外,在镇街还有5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

    在污水处理站较早投入使用的里岔镇大孟慈村,村民周茂栋说,“以前家里养牛养猪到处臭烘烘,现在整个村子里都铺上了暗管,所有生活污水都汇集到村污水处理站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周茂栋家里生活废水和粪便都通过下水道排到了家门口的化粪池,而在化粪池旁边有一根支管,废水经过沉淀分层,上层的污水支管流入主管道后,进入村子后面的污水处理站。据介绍,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能力是每天100吨,污水处理后虽然不能喝,但是灌溉农田没问题。

    “美丽胶州”怎么建?这里有“标准”

    胶州市把“乡村文明行动”作为推进城乡环境的总抓手。怎样才算达标?胶州市最近用细化的标准给出了答案。在乡村文明行动中,胶州市针对不同村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乡村文明家园卫生洁净村、达标村、示范村和特色村创建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详细创建标准。在全省率先用“乡村文明行动”标准规范村庄创建。

    庄孟坤介绍,以卫生洁净村为例,该市确定了合理配备垃圾桶和保洁员队伍,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村内干净整洁等6条详细标准,从垃圾清理、禽畜圈养、秸秆堆放、生活污水处理,道路两侧、沟壑两侧等卫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卫生洁净村一样,达标村、示范村和特色村均有其详细的创建标准。庄孟坤说,胶州市立足让每一个村庄有目标,有提升,科学制定和细化文明村庄的创建标准,做到村村行动,梯次推进,共建美丽胶州。他说,四类村庄的标准各有其针对性。镇村环境干净整洁是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此,该市确定了6条卫生洁净村创建标准,也是全市所有村庄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针对这一标准,胶州市在镇办村居环卫保洁、垃圾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垃圾清运、处理力度,加大考核监督力度,形成“属地管理、源头整治”的长效机制。

    胶西镇花园村主任石玉传说,“以前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现在有了标准,俺们照着干就行了。”第二个层面是达标村。据介绍,达标村建设是在达到卫生洁净村的基础上,实现高标准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美化,公共场所亮化,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并有效使用,供水管网完善健全,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等9条标准。

    据介绍,“美丽胶州”建设的最高标准是示范村,是达标村的再深化再提升。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主要在于新农村五化建设等硬件设施,通过硬化村庄道路等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而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主要是注重村庄文化等方面软实力的提升,满足老百姓在文化、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上的需求。位于三里河街道的刘家村在发展村庄经济同时,更加注重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投资500多万元改建村庄文化大院,建设了胶州市首家村级标准化数字影院、藏书一万多册省级标准图书室和32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以及书画室、棋牌室、活动室等,成为其他村庄建设文明乡村的示范村庄。

   而特色村则是充按照“特色鲜明、品牌响亮、效益明显”的要求,将村庄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致力打造一批生态自然、乡土风情、休闲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村庄。位于洋河镇的曲家芦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探索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新路子。作为洋河采摘节的主采摘园区,仅采摘节一项,每年可吸引游客6万余人,为民增收350余万元。党支部书记冷同尧说,今年,村里在村西建起了40个钢结构大棚,新增了葡萄、樱桃、油桃等适合采摘的品种,朝着乡村文明家园特色村的目标迈进。

    根据村庄创建标准,胶州市将对全市所有村庄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利用一年的时间,所有村庄达到卫生洁净村标准,90%以上的村庄建成乡村文明家园达标村,集中力量打造50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和20个乡村文明家园特色村。该市还加大激励力度,每新建成1个特色村和示范村,以奖代补分别奖励20万元。(青岛新闻网记者  夏巧怡)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