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我市能源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市市政公用局昨日正式确定我市第一批37个实施清洁能源供热的项目,这37个项目将形成清洁能源供热能力1830万平方米。
这37个项目包含公建和住宅,分布在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市、胶州市、莱西市和蓝色硅谷、高新区,主要采用清洁能源热泵和燃气联供的方式供热。其中33个项目将在今明两年实现供热。
与清洁能源供热项目一同发布的还有3个明确清洁能源供热规划的区域,它们将致力于打造成供热的 “非煤化”示范区。其中,蓝色硅谷到2020年规划建设25座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125座分布式燃气锅炉房、国家实验室等7座地源热泵、海水源热泵,实现全域“非煤化”供热。红岛经济区将启动“非煤化”示范区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域实现供热“非煤化”目标。黄岛区划定国际经济合作区(含中德生态园)、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唐岛湾CBD片区、中央文化区、琅琊台旅游度假区、大学城周边片区等六大片区,作为该区第一批“清洁能源供热试点区域”,实现“非煤化”供热。
为全面推广清洁能源供热工作,市市政公用局还提出了“四改造、三开发、二替代、一建立”的工作总思路。计划对现有燃煤锅炉、非节能建筑墙体和供热计量进行改造,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海水源、污水源、土壤源、太阳能、空气源等可再生能源,并通过移动蓄能、热泵技术,开发利用工业生产余热实施供热。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清洁能源技术,实现对现有供热系统的补充和替代,满足不同用户对于冷、热、电的差异化需求,最终建立起智慧能源网,形成清洁、高效、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另据了解,《青岛市清洁能源供热专项规划》也正在编写中。该项专业规划将明确全市清洁能源供热区域和方式,同步完善城市天然气气源、管网建设等专业规划,力争于6月底前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