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安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观摩会侧记

来源:贵州日报2014-04-01 10:21:10字号:TT

安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观摩会侧记

    核心提示

    3月28日至29日,安顺市召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观摩会,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市长曾永涛亲自带着全市130余名干部行程200多公里,到紫云自治县、西秀区、普定县16个示范点观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总结交流经验。通过“看、比、学”,探索山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可行路子。

    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1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1元,全市粮经比例从2012年的44:56调整优化到2013年的40:60。2015年实现调整到30:70的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显成效

    2013年,我省“5个100工程”拉开建设大幕。安顺趁势而动,顺势而为,立足山地丘陵特色,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高速公路沿线农业产业带、全市各级示范点“点、线、面”的布局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使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短短一年间,西秀区山京现代高效茶产业示范园区已入驻企业17家、合作社16家,累计注册资金1.57亿元,完成茶园种植面积2.7万亩,实现总产值3.61亿元,销售收入3.37亿元,提供长期性工作岗位410个,季节性临时工作岗位2.4万个,带动农户人均增加收入2100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19元。

    宁谷镇下哨村山地特色果园,从当初的6户人家、面积不足10亩发展到现在的560多户、3200多亩,涌现许多亩产超万元典型,实现了从一类贫困村逐渐走向富裕小康村的可喜蜕变,201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精品水果成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今年我们还将发展林下养殖产业,计划带动当地农户形成林下养兔5万只,林下养鸡6.5万羽,按照‘合同养殖、订单回收’的经营方式,发展壮大精品水果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经济。”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辐射带动面积,该村村委会主任曾国祥的一席话赢得了观摩团代表的一致赞同,代表们表示:示范园区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实力的增加,要通过不断整合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各方力量,带领更多的农民参与,共同增收致富。

    创新技术支撑促增收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是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长兴村精品水果示范带在未来的发展上的三大“武器”。按照该县“抓特、扶优、突弱”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猫营镇着力打造以精品水果种植为主的观光农业产业带。绿宝石梨、宫廷水蜜桃及新川中岛桃是目前该镇精品水果种植的主要选择,依托早产、丰产、抗病、耐贮等优点,配以开厢、起垄、覆膜的新种植技术,可使每亩产量达4000斤,收益上万元。

    映红茶叶种植基地是紫云映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旗下产业,基地秉持“纯天然、高标准”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质量上等的有机茶,聘请省茶科所所长、高级农艺师王家伦为特约指导专家,利用全市“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扶持,现已完成示范茶园建设3500亩,投产后,产值可达4603万元,涉及农户721户,增加就业收入400万元。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安顺市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就如何给这些新品种、新技术保驾护航,也成为观摩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大家建议: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拓宽相应的保险机制,以确保农户、产业工人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入股合作社农民变股民

    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在普定县沙湾片区精品水果及乡村旅游示范园内,村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忙着打田栽秧,而是在忙着种植“紫王葡萄”、“软子石榴”等一批极具当地特色的水果品牌。去年11月,该县按照“引能人、建基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引进贵州兴茂祥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长顺三和水果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6家企业(合作社)入驻该片区实施占地8000亩的示范工程,现已完成精品水果种植3000亩,辐射带动2万亩,预计项目建成后,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0000元以上。

    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金刺梨种植基地和育苗基地,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用小小金刺梨,做起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文章,在总结多年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村委会班子成员带头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其基地以农民土地入股,前期经济投入由合作社承担,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运行模式,效益由合作社与农户进行三七分成。

    “这2300多亩金刺梨,亩产在25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0元计算,亩产值2万元,亩纯收入在1.8万元左右,今年我们还在金刺梨种植基地里,配套养殖林下鸡,能让农户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有产业支撑,村民们大多都安心入股合作社,随着腰包的逐渐丰实,也使得村容村貌不断得以美化。

    目前,像沙湾、大坝这样借助合作社“领跑”农业产业大发展的典型已屡见不鲜,在安顺《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管理规范,能充分发挥典型带动、技术推广、拓展市场、抵御风险功能的合作社及种植养殖大户,以完善制度,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采取以“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发挥专业合作社在产供销方面的功能作用;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发展至500家。(贵州日报:杨唯)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