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综合类 > 正文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市体育局

来源:-- 2013-12-31 10:20:33 字号:TT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体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全面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

    一、坚持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核心,全力做好各项赛事组织和备战参赛工作

    始终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强市”的突出任务来抓,以组织参加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认真抓好竞技体育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水平。

    一是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2013年9月份结束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我市共有183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26个大项、119个小项的比赛,获得30.5枚金牌、24枚银牌、23枚铜牌,创造了我市运动员参加全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继续保持了竞技体育在山东省的龙头地位,为山东体育代表团蝉联金牌总数、奖牌总数第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参加大型体育赛事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成绩卓著。2013年,我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的体育比赛,共获得金牌295.5枚、银牌170.5枚、铜牌191枚。其中,在国际大赛中获得31枚金牌、15枚银牌、7枚铜牌,全国体育比赛中获得90枚金牌、44枚银牌、51枚铜牌。本年度,我市共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73人,其中解放军11人、大专院校及体育俱乐部8人、省专业运动队26人、省体校及二线队28人。

    三是举办青岛市第三届运动会获得圆满成功。以“运动的青岛更美丽”为主题,各区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驻青各高校的49个代表团、6000余人参加了第三届市运会。按照“文明、节俭、热烈、精彩、圆满”的要求举办好开闭幕式活动,精心抓好赛事组织工作,真正把市运会办成了一届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二、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牵引,全民健身热潮持续高涨

    结合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全市体育系统开展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活动,着眼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着力打造“为民、亲民、利民、乐民”的民生体育。

    一是百姓身边的健身设施更加便利。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协调动员各级政府和社会投入,加大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体彩公益金建设了1处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示范工程、24个乡镇级工程和5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城市社区健身中心15个、笼式足球项目8个。指导各区市完成了公共健身场地的普查登记工作,为今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更新打好了基础。采取免费开放、低价经营等方式,市体育局局属各单位体育场馆、设施积极向社会开放,年内共举办各单位运动会80余场、约30万人次参加;组织周边群众共计120万余人次参加健身活动,充分发挥了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群众的公益性作用。

    二是百姓身边的健身组织更加健全。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修订完善了体育社团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对41家体育社团、176家体育俱乐部进行了年度检查,依托体育社团全年组织各类活动和赛事3000余场次,参加活动的群众达百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54次,分批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6名、农村体育骨干400余名,使群众体育步入了“组织规范化、培训经常化、普及大众化”的健康轨道。积极扶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新申报了5家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和支持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积极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活动,共为市民免费进行体质检测服务6736例。老年体育队伍日益壮大,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组织网络。以创建“健身球之乡”、“太极拳之乡”为牵引,分期分批赴所有区市进行健身球操、太极拳、秧歌、行进健身操现场辅导,共培训老年基层骨干1000多人。

    三是百姓身边的健身活动更加丰富。以全民健身“六大板块”品牌活动为引领,协同工、青、妇、残联和各单项体育协会,先后举办了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全国徒步大会、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全国体育舞蹈大赛、社区健身节等市级以上全民健身活动40余项,区(市)级活动300余项,基本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高潮、年年有提高”。特别是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受到参赛人员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称赞,被誉为“青岛模式”,并确定明后年进一步扩大规模,邀请国外选手参加,将其打造为世界级品牌赛事。组织近400个代表队、近万人参加了山东省第五届“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组队参加山东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推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三、坚持以创新发展为推动,体育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全面实施《青岛市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是认真抓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作为全国3个试点省市之一,精心制定试点计划、方案,认真组织全市10个区市、800余名工作人员,通过为期6个月的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第六次我市体育场地普查试点,有关经验在全国性会议上推广。

    二是积极筹划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北部新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前期工作,按照相关规划要求,调整选址和建设规模,协调有关专家围绕建设标准进行专题论证,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了规划设计论证、起草和招标等工作。按照“千万平米社会事业公共设施”体育项目建设要求,重点推进市皮划赛艇训练基地、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8亿元,竣工面积17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三是认真做好体彩销售和世园会对口招展工作。着眼提高体彩销售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创新管理手段,狠抓一线体彩网店销售,全市体育彩票全年总销量突破17亿元大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列第7名。认真做好2014年世园会淄博市对口招展工作,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使这项工作走在了省内参展城市前列。

    四、坚持以“城市品牌”为特色,体育文化影响力日渐提升

    深入挖掘青岛多年积淀的传统体育优势,深化城市体育文化特色品牌的巨大效应,不断提升城市体育的广泛影响力。

    一是“帆船之都”建设获得新突破。成功举办了郭川40英尺单人帆船不间断环球航行及归航仪式、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国际城市俱乐部帆船公开赛、青岛国际帆船周等活动,得到了广泛好评。圆满完成了2013世界杯帆船赛的承办工作,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93条帆船参赛。这是该项比赛首次在亚洲举办,国际帆联、中帆协主要领导到青观看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积极推进“帆船进校园”普及活动,与教育局共同编写完成全国首套《帆船运动进校园基础教材》,免费发放给全市中小学,并纳入体育教学课程,对300余名教师、2500余名青少年进行了帆船培训,继续扩大“欢迎来航海”活动覆盖面,共有3万余人参与了帆船体验活动。

    二是“足球试点城市”工作取得新进展。以成为“中国足球试点城市”为契机,结合青岛足球发展实际,对我市足球竞赛体系进行了完善,初步形成了青少年、成人业余、中老年及职业联赛共17个级别的足球赛事体系,年度组织赛事近4000场,足球运动普及度和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积极扶持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在全国各级别赛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组队仅8个月就获得了中乙联赛冠军,冲击中甲成功。在中能足球俱乐部面临困难局面时,积极采取措施,多次深入俱乐部展开调研,帮助查找问题,看望慰问队伍,组建专门的服务保障队伍,及时拨付专项扶持资金,尽最大努力帮助俱乐部摆脱困境。加快实施“校园阳光足球计划”,在全市15所学校举办了校级“校园足球节”,共约10万中小学生参加了足球进校园活动;举办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共有来自6个城市9支代表队的363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加此次活动,促进了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三是高端赛事承办达到新水平。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青岛市体育赛事引导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承办重大体育赛事的积极性。高水平承办了2013年世界柔道大奖赛(中国站)、亚欧乒乓球全明星挑战赛、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和全国10公里路跑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活动,促进了竞赛表演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五、坚持以“三民”活动为载体,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

    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办理,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人民群众,想方设法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参加“三民”、“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网络在线问政”等活动,注重从各个渠道“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三民”活动中,我单位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182条,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关于增加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意见建议(共81条);二是关于组织开展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意见建议(共40条);三是关于进一步开放公共健身场馆设施的意见建议(共18条);四是关于加强健身设施后期管理维护的意见建议(共11条);五是关于加强和改善农村健身条件的意见建议(共9条);六是其他建议23条。局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列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逐条分解,认真组织办理,并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将市民的真知灼见纳入工作决策、纳入年度计划、纳入发展规划,有利地推动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市民对我市文化体育的满意度最高,位列全国第二。

    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定期组织预案修订和演练,确保了全市体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来,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各级财政虽然加大了体育事业的投入,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体育设施和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农民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有些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后劲不足。虽然在年内各大赛事上成绩卓著,但一些弱势项目仍然没有较大的突破,个别项目有滑坡现象。三是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尚需加快。体育市场主体不成熟、管理不规范,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不够。我市现有体育场馆总体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开放利用率低,不能满足举办综合型大型运动会和广大市民低价健身的要求。

    2014年,我市体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和全国、全省体育局长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竞技体育抓金牌、群众体育抓品牌、体育产业抓名牌、队伍建设抓王牌”的整体工作思路,“开创式地谋划发展,激情式地开展工作,提速式地紧上快干”,为把青岛建成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赛事影响广泛、体育产业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厚的体育强市而努力奋斗。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