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吴立新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青岛拥有两院院士人数增至51人,其中海洋界两院院士达22人,为青岛海洋科研储备了雄厚人才实力
两院院士正在成为青岛蓝色经济的领军群体。昨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公布了选举产生的53名新院士。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吴立新教授名列其中。至此,青岛已经拥有两院院士51名。
这51名院士主要分布在驻青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常年在青岛工作的驻青院士28位,还有23位聘任院士(每年在青工作超过三个月)。28位驻青院士中有12位中科院院士,16位工程院院士,其数量位居全省各市之首。
距离上一次青岛产生新的中科院院士,已经过去了12年。47岁的吴立新此次不仅是地学部新增选的10位院士中年龄最小的,也是目前中国海洋界最年轻的一位院士。随着吴立新当选院士,青岛目前海洋界两院院士达22人,其中驻青院士19人,占驻青院士总人数的67.8%,这也表明了青岛在海洋科研领域雄厚的高层次人才实力。
据统计,驻青院士主要分布在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一所、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建集团22所、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等单位。
近年来,青岛积极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优惠的人才政策和优越的创业和工作环境,吸引了多位院士前来青岛安家落户。除了海洋科研领域之外,在青的院士在机械、自动化、医学、橡胶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科研引领作用。
对青岛来说,院士是这座城市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是争取重大项目的铺路石。中国蓝色产业的五次浪潮,每一次都是从青岛发起,确切地说就是由在青院士发起的。曾呈奎之于海带、紫菜栽培,刘瑞玉、赵法箴之于对虾养殖,还有被誉为“海湾扇贝之父”的张福绥,为我国贝类养殖立下了赫赫功勋。海洋与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落户青岛,也离不开驻青海洋院士们的执著与付出。
院士也培养起了一支高端科研团队,带动起一片高新技术产业。院士们的身后,是一批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和重点实验室。管华诗院士带领团队几十年不懈研究,直接推动创建了我国海洋药物产业;雷霁霖院士通过大菱鲆引种、培育和工厂化健康养殖,带动了数以万计的养殖企业和业户,累计创造产值上百亿元;侯保荣院士潜心海洋防腐研究,直接带动了青岛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产业发展中,以院士为代表的高端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