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竣四年之后,由宁浩导演的电影《无人区》终于将从明天起正式公映。昨天,该片在京举行首映礼,使得人们得以一窥其真容。在电影圈,这部久未放映的电影几乎成了一个“传说”,从此次公映的版本来看,该片延续了宁浩在“疯狂系列”中驾轻就熟的多线索叙事手法,但喜剧色彩没有那么浓烈,而是多了几分冷酷的质感。有观众戏称,这是一部冷酷版“人在囧途”;宁浩则说,自己讲的是一个有关人的动物性的寓言故事。
《无人区》的确像是一个寓言。影片以两只猴子摘桃的故事开场,点明了动物性这个主题。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徐峥饰演的男主角是一名律师,他为盗猎者打赢官司,得意地驾车返京,不想却在途经茫茫无人区时,遭遇黄渤饰演的杀手,随后又在无人区里唯一的加油站被人敲诈勒索。在这趟十分凶险的旅途中,这个律师最初表现出来的全是动物性的自私自利,但他的心底多少还存有一丝良知,并未沦为彻底的黑暗角色。
与律师的角色相比,黄渤扮演的杀手则明显更具有动物性。这个角色总是遭遇倒霉事,而且很少有直立行走的动作,戏里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坐在地上举着枪而已。至于片中的另外两伙势力,无论是冷血的盗猎者,还是靠贩卖高价油勒索钱财的贩子,都更像是荒漠中的动物,谈不上有任何人性。此外,由余男扮演的女主角是一名舞女,作为全片中极其稀有的女性角色,她周旋于男性角色之间,并最终促使男主角完成自我救赎。
此前曾有传闻说,《无人区》迟迟不能上映,是因为影片内容过于黑暗,难以过审。从昨天放映的影片来看,宁浩对该片的结尾处进行了大幅修改,使得全片的尾声色调变得光明。另外,影片中的人物设置也并非是一片灰色,甚至出现了人性升华的温暖情节。总体来看,《无人区》保持了宁浩一贯的水准,只是全片的节奏感稍微有些缓慢。另外,该片在画面和配乐方面模仿了美国西部片,颇具质感和感染力。
对话主创
宁浩
拍电影
不是比赛跑步
问:影片用画外音来开场,提到两只猴子摘桃的寓言故事,一开始就是这么设计的吗?
答:画外音是最后加上去的,现场没法拍。我经常讲这个寓言故事,最早的故事版本不像现在这么直白,就是设想从两只猴子的画面开始,但这个画面没有办法呈现出来,就变成了用画外音来讲故事,还加了一些空镜头,对影片主题起到点睛的作用。
问:这部电影想讲人的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你怎么看待两者在电影里的关系?
答:我觉得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公路片,我自己定位为公路动作片,但有些荒诞的色彩。人本身有动物性,但人身上还必须有利他的东西,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属性。站在人类的角度来看,影片的前半部分是人脱离了社会属性,后半部分是回归社会属性。最遗憾的是我没把影片主题表现得更清晰一些,理想化的状态是平衡角色的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问:最近上映的《扫毒》《地心引力》等片,实力都很强,你对《无人区》有什么样的市场期待?
答:拍电影不是比赛跑步,就是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好莱坞大片对我们冲击很大,但我们的文化市场有保护,相信观众还是会看本土电影。这部片子的成本只有1800万元左右,不算太高,收回投资的压力并不大。
徐峥
让你看到
我的另一面
问:电影里你演的角色开始非常贪婪、自私,最后却骑着马去舍己救人,很像西部片里的牛仔英雄。这种人物的转变感觉会不会有点儿突兀?
答:拍戏期间,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子里转悠,我演的律师最后不光自我救赎,还转变成英雄,我觉得这是情绪很极致的表现。影片前半段,他为了利益干了不少坏事,但最后一步步逼近他的底线,出于人性的本能,他还是会去救人。我希望这个角色的转变过程是成立的。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大家就当寓言来看吧。
问:这次的角色跟你一贯的喜剧形象不一样,如果四年前影片就上映,是否会改变你后来的戏路?
答: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运,当时拍完电影,以为马上就会公映。作为一个演员,我开始就被定位为喜剧演员,但另一面没机会被人看到。至于要是当年上映能否改变我的戏路,我觉得没办法预测,后来我回归喜剧也挺好的。《无人区》是挺特别的电影,只有宁浩会拍成这样,现在终于有机会让观众看到我的另一面了。
问:你跟宁浩合作了好几部电影,他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导演?
答:一生中能交到几个好的事业伙伴或者说朋友,真的是挺难得的,尤其宁浩身上有股劲儿。其实在《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之后,完全可以做一个类似的“疯狂”,它的商业效果肯定会很好,尤其在当今的这个市场环境之下。但是他可能不是这种导演,在“石头”以后,他其实想做不一样的类型。我觉得这个就是每个人身体里面的一些东西,对身边的人会都有辐射。(本报记者 周南焱)
上一篇:
李雪健任中国影协主席 成龙任等任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