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对海归的集聚程度。统计数据显示,在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中,10%以上的人口从事金融业,而我国目前最大的金融城市上海却只有1%的比率。国际金融中心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则有33万金融人才,而上海只有10余万。按照目前上海1700万的人口规模计算,未来15年内,金融人才每年的需求增量应该在10万人左右。金融行业一直被认为是收入高、福利好的行业,被视为求职者眼中的黄金行业。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必将带来金融人才的需求扩大。外资银行招纳我国高级金融人才已经成为其进行人才储备的一项重要战略。有关专家指出,国际金融企业中高端人才缺口有近万人,且将目标瞄准了国内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领域的业务骨干。
三、海归就业首选“外企” 看重薪酬、福利与职业发展智联招聘《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调查分析表明,外资企业是海归回国就业的首选,超过1/4的海归选择进入外企就业。对海归而言,由于教育环境、国外的工作环境与外企的工作环境更接近,所以他们更青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的外企。据调查,薪酬、职业发展和福利已成为影响高端人才流动的前三大因素,外资企业的薪酬、职业发展空间和福利等三部分综合来说较高,这也是海归选择外资企业的原因。按照人数比例,其他吸纳海归就业较多的单位类型包括本土创办的民营企业(22.8%)、事业单位(15.1%)、国有企业(9.9%)、海归创办的民营企业(5.0%)及政府部门(3.0%)。
四、海归从事岗位以“销售、市场、研发”三大类为主《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调查显示,海归从事的岗位以销售、市场类和研发类为主。其中,销售、市场类岗位的占33.5%,研发类岗位的占24.2%,从事行政工作的海归占17.7%,从事生产运营、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职位的分别占7.1%、6.8%、6.4%。虽然海归就业岗位以基层为主,但多数海归认为自己的岗位在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反映出海归对最终就业的认可。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有64.1%的海归认为自己的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重要,其中有48.8%的海归认为“重要”,有15.3%的海归认为“非常重要”。智联招聘首席人力资源专家郝健表示,从现在情况来看海归就业还是相对“拥挤“,这容易导致海归就业市场”错位“现象的出现。海归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根据以往选择习惯集中在特殊城市、企业和行业,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更多不错的平台也需要他们,比如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海归就业还应当更加客观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