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由北京大学著名教育集团旗下北大公学举办的全国系列专家讲座青岛站的第二场讲座在青岛花园大酒店贵宾楼多功能厅火热开讲,有70余位家长认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北大公学教育专家,亚洲地区杰出教育专家,美 ...
近日,由北京大学著名教育集团旗下北大公学举办的全国系列专家讲座青岛站的第二场讲座在青岛花园大酒店贵宾楼多功能厅火热开讲,有70余位家长认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北大公学教育专家,亚洲地区杰出教育专家,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学前教育硕士,新加坡资深幼儿教育培训师苏小妹女士担当主讲,以“掌握及跟随孩子的黄金敏感期”为主题,通过育儿过程中的点滴小事分析其原因及最佳解决方案,为家长们奉上了一场高质量的讲座。
苏老师说:“所谓敏感期,就是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心理诉求的表象,让幼儿出现潜意识地针对性地对环境中的某种事物非常敏感,在意并渴望掌握或理解的欲望。敏感期幼儿将完成一个‘吸收-创造-再吸收-再创造’的过程。”简单的来讲,幼儿就像一块磁铁,具有很强的吸力,且在特定时间内,最会对某种东西产生吸力,而不是对所有的东西。孩子年龄越小,吸力越强。苏老师同时从“吸收什么”、“为什么要吸收”、“吸收行为启动的特征”以及“如何吸收”
等方面做了一一讲解。而面对幼儿的敏感期,家长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苏老师进一步指出“‘盲从’是最伤害孩子的行为,‘跟随’才是家长们应该采取的最好的策略”。
事实上,孩子敏感期发生的过程,就是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孩子独立的去做一件事,才能产生专注力、意志力,而后才会进一步产生创造力,拥有稳定的情绪,社交能力增加,进而主动地去服务他人,最终形成人格。在这期间,家长们只需要做好两件事:其一,给他很多工作去做,让孩子独立的去完成,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怎么做,不一定要每件事都完成,但必须要求孩子收拾好现场,有始有终;其二,要设定规矩,向孩子明确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如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照顾环境等,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如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伤害环境等。规矩一旦设定,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必须尽量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