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剧照 图 TP
■《环太平洋》中扮演中国机甲“赤红风暴”中的三位华裔兄弟 图TP
《环太平洋》“颇接地气”的字幕引发网友吐槽,“天马流星拳”“亮剑”等刻意搞笑的词汇频频出现,令影迷和业内人士争议不断。翻译进口大片究竟是该“接地气”还是忠于原片?
过了一个周末,热映4天的《环太平洋》轻松突破2亿元票房大关,以绝对优势成为上周票房冠军。针对该片翻译字幕,专家认为,在翻译配音创作上的任何创新,都必须以不让观众“跳戏”为前提。
译文夸张水平低
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在看完《环太平洋》后,对字幕中出现的“天马流星拳”大感“雷人”,这个原本出自日本动漫《圣斗士星矢》的招数竟然从一部好莱坞大片的男主角口中说出来,实在很夸张。另外,当科学家避难时高喊的“我是一个博士(doctor)”被翻成了“我是一个医生(doctor也有医生的意思)”,令网友大呼:“我和我英语四级都没过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专职翻译缺乏
针对网友的吐槽,《环太平洋》片方华纳公司宣传人员告诉记者,在影片送审之前,公司会向中影公司提供一份字幕翻译供参考,但最终的上映字幕是由中影另行找人翻译,其间不再咨询片方意见。目前,海外片数量越来越多,可专职的翻译人员却极其缺乏。
据介绍,如今国内可以进行进口片字幕翻译的只有长影译制厂、京译(中影和八一厂)、上影译制厂3支队伍,除此之外,字幕翻译多为具备中英文能力的电影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如媒体人、大学老师或者电影公司内部人员。
不能让观众“跳戏”
《环太平洋》《黑衣人3》等大片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甚至恶评,就是因为生硬“接地气”的词语出现过多,让观影过程严重“串味”,甚至翻译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搞笑幽默,不惜破坏原片的完整性。
对于进口片翻译是否该“接地气”,上海电影译制厂副厂长刘风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于进口片翻译的任何创新,都必须以不让观众“跳戏”为前提,这是一条“铁律”。曾经翻译过美剧《成长的烦恼》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钱绍昌先生认为,西方电影理应保持它们独特的外国特色,若是刻意迎合中国大众的口味将内容翻译得不伦不类,反而失了电影本身的优美。本报记者张艺
翻译生硬“接地气”受质疑
外语片的翻译遭受质疑,这些年并不鲜见。去年的《悲惨世界》,其翻译被认为“韵味全无,且误译多多”,比如英文原意“把旗杆拿过来”,被译成“降旗”。而在《黑衣人3》《马达加斯加3》中,出现了“地沟油”“瘦肉精”“淡定”“悲催”等带有明显网络色彩的热词,以及“你以为我是周杰伦?”“买飞机也不能像赵本山那样”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语言,引发无数争论。
上一篇:
《画皮2》预告片荣获美国金预告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