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想交个朋友并不难,难的是交到真正能愉悦身心的朋友。美国《预防》杂志刊文称,人一生需要交好下面8种朋友,他们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幸福。《生命时报》就此采访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胡佩诚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赵静波教授,请他们告诉大家如何维持这些友情。
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们可能为同一项事业艰苦奋斗过,也可能有共同的价值观。在你沮丧时,这类朋友能倾听你、理解你,并为你提供建议,他们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此外,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活动,也能让你受益匪浅。比如有爱心的人一同参加公益活动、摇滚乐爱好者组建乐队、心理学爱好者共同参与心灵工作坊等。这个因共同爱好而形成的圈子,能给你带来更多内心满足感。
妈妈。俗话说,母子连心。母亲是我们人生的指路人、避风港,也是好朋友。在困难时,妈妈的一句话或许能抵过父亲的好几句教诲。母亲的年龄越来越大,有时难免固执。我们不要试图改变她,而是要专注地感受她对我们的爱,这种爱在世间无人能及。在深夜和妈妈说说贴心话,做妈妈的“小棉袄”,会让我们与母亲的“友情”更深厚。
儿时的发小。他们了解你和你的家人,能和你一起回忆童年的美好。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社会学教授丽贝卡·亚当斯说,不论身在何处,他们都能帮你找回最纯真的自我。儿时的朋友能直接指出你的缺点或不足,也能看到你的优点和潜能,而不仅仅是客套奉承。如今,这些发小多数天各一方,建议可常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上与他们互动,分享近况、谈谈感悟、回忆往事。美国圣母大学研究表明,至少两周通一次电话有助于友情保鲜。
比你年轻的朋友。研究表明,分享心得能获取无与伦比的快乐。比如父母向子女分享做人做事的经验时,心里就会有一种充实感。跟年轻朋友分享人生经验,也能让你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这种感受。此外,年轻人多半精力充沛,对新事物的接纳度高,多跟他们交流,也能让你避免与社会脱节。值得一提的是,说教是不受欢迎的,没人喜欢倚老卖老的人。因此,放下架子,真诚地指出年轻朋友的失误,分享你的经验并给出建议,才能真正与他们打成一片。
新交的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容易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心理学家罗斯玛丽·布丽兹娜教授说,新朋友不仅能将我们带进一个新圈子,了解新事物,碰撞出精彩的火花,还能扩充人脉,获得机遇。健身房、社区、公园、早教所等都是结交新朋友的好场所。那些乐于将自己的朋友互相引荐,不想从朋友身上获得利益的人是首选。当然,社会上交到的新朋友可能鱼龙混杂,交往中需要付出真心,也需要稍加留心。
自己。著名作家周国平曾写道:“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自我。’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和你的身体与心灵在一起,能找回真正的幸福,不妨在纸上写下让自己快乐的事,如做饭、跟朋友聊天、跑步、读书等,每天至少做3件以上。
伴侣的朋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临床心理学教授肯尼斯·伦纳德发现,与配偶的朋友保持联系,是让婚姻“保鲜”的好助手,能让婚姻关系更和谐。夫妻双方各自的朋友圈是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对方的朋友做朋友,能帮你更好地了解配偶的动向和心情,更有利于矛盾的解决。不过,与对方的同性朋友相处要保持距离,避免引起误会,更要防止感情出轨。与对方的异性朋友相处时则要真心相待,不要太敏感。
能一块锻炼的朋友。人都有惰性,尤其是上班族。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帮人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交个爱运动又乐观开朗的朋友,能把你从沙发里“揪”出去,有益身心健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玛西娅·奥赖博士建议,不妨与朋友做一个周末出行计划,去郊外爬爬山,打打羽毛球等。 本报记者 张 杰